笔趣阁 > 聃聃文集 > 国庆感怀

国庆感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国庆的记忆,我是从6岁那年开始的,当时我刚上小学一年级。9月底的一天,教音乐的郑先生对我说:叫你爸教你首歌儿,国庆节咱们到柳市去参加全区会演。

    我不明白郑先生是因为懒惰,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把这个应该是他的任务踢给我爸。我回家一说,爸就去翻阅他的音乐杂志,找出一首切题的,他一边弹着家里的破风琴,一边教我唱:

    十月一,十月一,男女老少皆欢喜。打起锣鼓开大会,庆祝国庆十月一。

    大红旗,空中飘,五颗红星照遍地。新中国人民齐欢唱,欢唱解放的大胜利。

    从艰苦,到胜利,因为有了毛主席。保卫和平,打倒美帝,全世界人民团结起。

    十月一,永远跟着毛主席!

    爸解释歌词说:大红旗就是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五颗红星中最大的那颗代表中国共产党,旁边四颗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我不懂什么“阶级”只是把这个意思背下来了。爸又说,解放已经一年了,把第二段那句“庆祝解放的大胜利”改成“庆祝周年的大胜利”吧。

    演出的前一天,郑老师拿了把二胡,我们俩对了两次后,他把琴弓一竖,问:你怯场吗?我问什么叫怯场?他说,台下那么多的脑袋,你就当他们全是葫芦,不要怕,明白吗?我想,脑袋就是脑袋,怎么“当成”葫芦呢?可是我还是点了点头。第二天,他就带着我和那把二胡,外加一张巴掌大的红纸,去参加演出了。

    在柳市小学门外的河边,郑老师掏出那张红纸,蘸点水,让我放在唇间抿抿,然后拿那红纸擦我的两腮,他擦了又擦,擦得我的脸生痛。最后他掏出一面小镜子让我照照,我发现自己的脸蛋红得跟熟透了的柿子一般,说不上是漂亮了还是难看了。

    柳市区小的礼堂很大,上面拉了一条“庆祝国庆”的大横幅,下面黑压压的坐满了人,每一支队伍进入时,都是磬锣鼓钵一齐响。我忽然明白这就叫“打起锣鼓开大会”那天演出的节目很多,集体唱,各种舞蹈,舞剑、滚龙、舞狮子,还有齐整的腰鼓队,热闹非凡。我和郑老师的节目就显得单薄了。我因为小,也不懂寒碜,懵里懵懂地上了台,一看,台下黑压压的全是人头,倒真像飘浮在水面上的葫芦。我觉得好玩,就笑了。郑先生的二胡声起,我就唱了,歌唱得很顺溜,一次都没有卡住。下台时郑先生很兴奋,说我那一笑笑得好。庆祝大会结束时,郑老师捧了一张奖状回学校去了。只是我脸上的红,洗了半个月还洗不干净,被我搓破的地方长了茧,残余的红才跟茧子一点点掉下。

    那时候离电视还很遥远,农村里也没有收音机,连广播还是若干年后的事,所以对国庆节的认知,我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真正了解国庆的盛况,是四年后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打开崭新的语文课本,第一课就是开国大典: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城防部队,估计总数30万人。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

    对于才读过四年书的我来说,这种文字有点抽象,有点枯燥,可是读着读着,随着升国旗,奏国歌,尤其是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我们也就激动起来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大河长江之南

    这一课,让我们“看”见了天安门城楼和分挂两边的8盏大红灯“听”到了54门礼炮威严的28响;还让我们第一次领略了首都北京的“火树银花不夜天”我们的心也跟着全国人民欢呼跳跃,以至今天还历历在目。

    有视觉冲击的国庆大典,当在文革期间了,那时候的纪录片很多,而国庆观礼是百“观”不厌的。我喜欢那千变万化的彩色板块,喜欢游行队伍的载歌载舞,我最欣赏海、陆、空三军的阅兵式,那一般高矮、一般肥瘦、英姿勃勃的战士们,那步调一致、训练有素的方阵,那各色各样的战炮和坦克,那气势,那派头,那美,真是天地间之大美啊!大大增长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国庆年年,遗憾的是我从没踏上首都那著名的丁字形广场。可是我有两位熟人,他们不但参加了全国的大庆,而且还荣登上天安门城楼。一位是尊敬的文坛先辈汪曾祺先生,汪先生因为写了京剧沙家浜,被江青请上了观礼台,不过几年后,他就因为这事被审查了。那天文友们提及,宠辱不惊的他幽默地耸耸肩,笑道:哪壶不开提哪壶!另一位就是我们台州市的前副书记潘海生同志,他在病休期间出一本书,邀我当编辑,让我得知1989年的国庆节,他随着他的首长荣幸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现在,那种大规模的国庆观礼好像不搞了,这倒是节约的一个好举措。随着国庆长假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在假期外出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时代的强劲脉搏,增长知识,锻炼身体,这无疑是件好事。数年前的一个国庆节,中国作协代表团正在欧洲进行文化交流,那一晚有一场歌剧安排,当我们小小的队伍临近那座皇家剧院时,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仿佛仙乐从天而降。我怀疑自己在做梦,定了定神进了那金壁辉煌的剧院,我看见白皮肤高鼻子的铜管乐队乐师们,正卖力地演奏我们的国歌,几个金发碧眼的女孩挥动着中国国旗,用生硬的汉语欢呼:国庆快乐!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的心潮澎湃了,眼前却浮现出曾经出现在旧中国土地上那“华人和狗不得进入”屈辱的牌子

    中国人是站起来了,站得稳若磐石,站得仪采如峙,站得神采飞扬!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五星红旗在世界各地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