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聃聃文集 > 我们的龙舟

我们的龙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端午节快到了,龙舟鼓咚咚地响了,大人小孩的心都怦怦地跳了。

    我们的龙舟,是指我娘家乐清柳市一带的龙舟。雕刻得非常精致的龙头龙尾,彩绘得五色斑斓的龙身龙鳞。36个座位36把短桨,头尾各配长艄一把,还有司锣、司鼓、司旗各一人;共41人。

    “长艄”是特别长的桨,并不划,只是架在船后当舵用,有了长艄,龙舟才能稳稳地前进,不必因摇晃而影响了速度。

    不是哪里的龙舟都有资格配置长艄的。柳市的郑氏是大姓,郑氏的祖宗叫郑畋,十八岁会昌进士,历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和司空平章事。唐诗三百首选了他的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日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原籍河南荥阳,致仁后隐居到乐清郑家湾来。有这么个老祖宗在那里撑着,我们的龙舟自然比别处的高出一筹了。

    别处的龙舟很渴望得到一支长艄。他们备好了香烛酒菜,把龙舟划进了郑家湾,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拜谒仪式,认了郑家湾的龙舟为干爸。郑家湾人高兴了,就赐他们长艄一支,——仅仅是一支而已,决没有两支的。对方已经很满足了,带走这支长艄,可以夸口半辈子。

    持长艄的人,兼做“蹿龙头”工作。蹿龙头是高难度动作,首先得有极好的平衡能力,还得有很强的弹跳能力。他每一蹿都蹿得高高,这时龙舟已前进几米,他得计算好这个距离稳稳落下。蹿起,落下,再蹿起,再落下,和36支划桨配合得十分默契,让龙舟如虎添翼,飞快地向前射去。

    我娘家多宽大的河流和浩淼的湖泊。否则,龙舟就难有用武之地。龙舟出行,有做独龙表演的,有双龙争强三龙斗胜的,也有四龙五龙战得难舍难分的;最排场时,十条龙舟齐头并进,龙头昂得高高,龙尾潇洒飞扬。健儿们奋力地举桨落桨,动作整齐划一,掀起了惊涛骇浪,风起雾缭得连人影也看不清了。两岸是人山人海,摇旗呐喊的,欢呼鹊跃的,还有发痴发癫的。那种盛况,可以和世界上任何激烈的体育夺冠相媲美。

    有一年端午节我回娘家,车子到达柳市那条长百余米的公路桥上,忽然不动了。人们朝前看去,桥面上是一溜长蛇般的车队。原来桥下的龙舟鏖战正酣,司机们停了车,乘客们都争先恐后地扑向桥栏,尤其是外地的客人,他们快活地欢呼着,庆幸自己遇上了这样壮观的场面。

    我们的龙舟,比别处的龙舟骠悍矫健得多。我看南京秦淮河的龙舟,像一口碗,才12把桨,好像一个还未断奶的孩子;三亚的龙舟,是14把桨,虽然披红挂绿,让我感觉是一个小儿出来玩玩而已。韶关的龙舟,有20把桨,龙身倒也不短,但总嫌瘦弱纤巧,不堪委以重任似的;香港的龙舟人数不少,但龙头龙尾被简单化了,看上去像个怪物。其它地区有24把桨,28把桨的,有的造型简陋,色彩灰暗,而且没有司旗司锣,显得有些冷清;更没有蹿龙头的弄潮儿,跟我们的龙舟相比,缺乏阳刚之气,缺乏那种奋勇夺冠的能量和豪气。

    每年过了春节,我们的龙舟就要从龙舟屋里被请了出来,进行一番仔细的检修,兵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嘛。农历四月,龙舟训练就开始了。下水的那天,锣鼓喧天,炮仗动地,点香燃烛,祭拜天地,祭拜河神和龙王。有结婚、添丁、或考上大学等喜事的人家,都要扯上两丈红绸,给龙头龙尾披红挂彩,把龙舟打扮得喜气洋洋的,也给自己企求快乐和吉祥。

    划龙舟的都是精壮汉子,智力和膂力都十分了得。司鼓是总指挥,来不及出门的人,只听鼓点就知道龙舟们在干什么,咚,咚,咚咚,鼓声平淡,那龙舟只是在赶路。密密的一串长音,是龙舟转桨了——龙舟从不调头,只是转桨,健儿们一齐抬身,齐刷刷地转身180度,齐刷刷地重新落座,反向前进。鼓声越来激越,如马蹄,如急雨,我们就知是斗得如火如荼了,鼓声如狂飚,如雷霆,那就是我们的龙舟大获全胜了。

    划龙舟是非常艰辛的运动,也是非常有趣的娱乐。我们的龙舟划到哪里,那里的村民就放起炮仗迎接,他们用几个大盘子,把酒菜、粽子、香烟等等送到河埠头来,慰劳我们村的健儿们。

    司旗的人决非寻常。那旗很大,旗杆很长,吃着风,在船头站立都困难。可是司旗的却能把旗帜打出花样,打得猎猎作响。他左边一拨,右边一兜,那面旗比一支桨还管用,拨着龙舟向前蹿去。

    农民们长年从事农业劳动,肩膀、腰板、四肢都经久磨练,强壮得很,只有臀部薄弱。可龙舟恰恰是坐着划的,屁股磨损很大。那时候村子里没有药品,唯我家备有红汞、碘酒和紫药水。烂了屁股的邻居们都跑到我家,我用棉签蘸些药水,让他们把屁股涂得五颜六色。

    豆腐佬阿三每天清晨挑着他的豆腐担子,走村串巷地叫卖豆腐。龙舟比赛的日子,他不走大路专走河岸小路了,我们村的龙舟划向哪里,阿三就跟到哪里。太阳很毒,他总是戴着一顶破草帽。听到有人喊买豆腐,他歇下担子,一边划拉方块,一边吹嘘我们的龙舟怎么怎么厉害。可我们的龙舟也并非百战百胜,赢了,豆腐佬把草帽推到背后,扬起一张意满志得的脸;输了,他连豆腐也没心思卖了,把那顶破草帽扣得低低的,灰溜溜的回村来了。好像他就是龙舟龙舟就是他,输了就没脸见江东父老了。所以,我们的龙舟这天在外胜败如何,只要看豆腐阿三的破草帽就知道了。

    划龙舟,是村子里最和谐最团结的时候,那怕恨得几年不说话的,那怕刚刚打得头破血流的,上了龙舟便拼尽全力,同仇敌忾。男人在外头赛龙舟,女人空前自觉地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大太阳烤的,热吧?一天到晚拼命划桨,累吧?争强斗狠,上火吧?还有那皮开肉绽的臀部,发炎吧?女人就在家熬绿豆汤,加了冰糖早早的熬好,放凉了,等丈夫、兄弟、儿子们回家狠灌一气。

    我们村许多厨房临河而建。那一天,亮嫂正在窗下搅着一大锅波浪滚滚的绿豆汤,我们村的龙舟和邻村的龙舟拼上了,她的丈夫和两位弟弟都在船上,一个个拨上命去划,可两龙相持着不相上下。亮嫂那个着急啊,她一边挥舞着勺子,一边尖叫呐喊:加油!加油!再再加油!龙舟划过去了,一大锅的绿豆汤,全被她泼到地上去了。

    我们的龙舟,早就划出国门去了,并在国际龙舟大赛和全国龙舟大赛中屡屡获奖。不信,你去那里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