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聃聃文集 > 舍外的瓜园

舍外的瓜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常常觉得,我家的老屋是一只大鸟,高高的台门是鸟头,正屋是鸟身,两边的披屋就像大鸟半敛的翅膀;屋背那一道道瓦楞,就是大鸟梳理得整整齐齐的羽毛了。

    东西披屋外都有一块空地,我们叫它“舍外”“舍外”应该是个园子,长六七米,宽三四米。

    东屋和东舍外属于我们家,西屋自然是叔叔家的了。

    “舍外”的土质不错,父母心情好时,种点花草瓜菜,我妈种瓜的本领很好,她曾收获过一个72斤的南瓜王,引得许多人来看热闹。父母心情不好或忙不过来了,就任园子荒芜着。墙脚的瓦砾堆里,有一棵苦楝树,一棵柿子树,是它们自己长出来的。

    我小学毕业了。父亲对我说,你长大了,应该为家里干点什么了。像我这样的农村女孩,平日里少不了煮粥洗碗打猪草带弟妹的,父亲既然这样说,我想我干的那些都是小儿科不作数的,我得做点像模像样的事情了。

    我认真考虑了两天,宣布说,我要种瓜。瓜的种类很多,但我家偏爱的是南瓜和丝瓜。我们家的南瓜是扁圆型的,模样周正漂亮,烧熟了特别的甜,既可当零食又可当饭吃;丝瓜做菜做汤都很鲜美,且清凉解毒,紧急时是可以当药用的。

    我先在园子中间平出块筛子大的土,铺上细细的草灰泥,找出母亲去年留起来的瓜籽撒下,然后天天浇水。看两爿厚厚的肉芽破土而出,我感到几分新奇,几分有趣。两三天后,第一片嫩叶长开了,然后是第两片,第三片,等到有四五片叶子的光景,就可以移栽了。

    我在披屋的滴水檐下,一排儿挖了十二三个坑,全栽上南瓜;在靠墙那边也挖出十二三个坑,栽上丝瓜。

    移栽的瓜秧成活了,父亲嘱我去挖沟底泥,那些泥全是腐殖质,很有肥力的。我把沟底泥壘在瓜秧周围,壘得高高的,像一个个小坟墩。

    可是老天爷却跟我作对,第二天就下了一场瓢泼大雨,屋檐上的雨水像一支支小瀑布,冲得我的瓜秧仰天叉八的。须晴日,我总结了教训,把一棵棵南瓜秧重新栽下,当然要远离讨厌的屋檐水了。

    丝瓜遭遇的是另一劫。有一种虫子模样像蚕,却灰不溜秋的总是生活在地下,我们都叫它“地蚕”地蚕躲在丝瓜秧的根部,专咬瓜秧的根,一晚能咬断三四茎。清早起来,我一看到倒在一边的断瓜秧就恨死了,扒开泥土,活擒地蚕扔到远处喂鸡,再在空了的坑坑里补上新的瓜秧。

    瓜秧在我的呵护下刷刷地长高,小小藤蔓颤颤悠悠的,像婴儿索抱的小手。我就开始搓稻草绳。我人小力薄,搓的绳子歪歪扭扭粗一段细一段的,大人们就笑话是“缚赖孵鸡绳”我把绳子的一端栓上块断砖,再把断砖甩上瓦背,南瓜秧就顺着这“赖孵鸡绳”刷刷地往屋上爬。丝瓜秧简单一点,只要引导它们上了苦楝树或柿子树,它们就积极地往上攀援了。

    这些瓜们太能生了,差不多每个叶腋下都能长出一小瓜来。南瓜花金灿灿的,丝瓜花嫩黄嫩黄的,我每天一早就去数瓜,心里美滋滋的。

    盛夏,披屋上的南瓜秧如海浪翻滚,把整个披屋都遮盖住了。而苦楝树和柿子树上,则丝瓜垂垂。我们家丝瓜是青皮的,长可达一米,比白皮丝瓜好吃得多。摘丝瓜比较简单,搬条凳子,拿把镰刀,站在凳子上,一般就能够得着丝瓜的下半截了,往下一扯,拿镰刀割断瓜蒂就行了。一个清晨,我往往能收二三十斤丝瓜,吃自然是吃不完的,卖也是不好意思去卖的,除了送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们会来讨要,说自家孩子发烧啦,咳嗽啦,脸上长疖脚背生疮啦,要吃丝瓜清热败火。

    而摘南瓜就复杂得多。南瓜长在披屋上,离地面比较遥远。我家没梯子,光站在凳子上,是无论如何也够不着它们的。我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个“曲线摘瓜”的办法。

    我家的屋子不是像一只大鸟吗,鸟尾巴就是一间尘封已久的破楼。在我的记忆中,此楼从来没住过人,也没见过上楼的梯子。但是楼下有一扇木门,木门的背后有四条横档。我像猿猴那样手脚并用,利用这些横档引体向上(除了长手长腿的我,家里再无一人能上此破楼)。进了破楼,再从“鸟屁股”(窗口)出去,跨上了“鸟尾巴”再顺势上了“鸟背脊”——正屋,再跨过鸟的肩胛,顺着鸟翅膀就是披屋上头了。

    披屋上的南瓜真是欣欣向荣啊。天气不太热时,我爱在屋背坐一会儿,看风过去,瓜叶摆动,看藏猫猫的南瓜露出半个笑脸,就有了成就感。如果太阳很毒,屋背烫得像热锅,我不敢久留,挑几个大而老的瓜,往上一端,听得一声脆响,那就是瓜熟蒂落了。

    我没有飞檐走壁的本事,抱着个大瓜在屋顶行走,显得十分笨拙。速度慢了还不行,滚烫的瓦片会让我脚底起泡。我一趟一趟地搬运着南瓜,瓦片在我和瓜的压力下劈劈啪啪乱响。瓜搬下来了,屋子可遭殃了,一遇雨天,到处嘀嘀哒哒地漏水。奇怪的是我爸从来没有因此而责备过我。他只是去叔叔家借了梯子,上了房,把碎瓦片一一捡出扔掉,把尚且完好的瓦片匀开一点。爷爷他老人真是先知先觉,他在我父亲5岁那年造的房子,竟能料到他儿子将来无钱修房,也料到他的孙女是个破坏力很强的东东,把瓦片铺得极厚极密!

    摘下来的南瓜并不马上吃,我天天搬它们去晒太阳,以增加它们的甜度。下午一般有雷雨,我得赶快把它们转移到干燥处,以防淋雨霉烂。总坐在檐下的两岁小妹也懂得这个常识,天色一变,她就鹦鹉学舌般喊:下雨瓜瓜搬!下雨瓜瓜搬!

    那次我去外公家,外公问我最近在干什么,我骄傲地答:种瓜。外公问你种的南瓜有多大?数字概念我一向模糊,再说我也从来没把我的南瓜过磅。我想了想,就按母亲的最高记录打了个折,答道:大的一个有五六十斤重吧。外公说,好,下次来送我一个。

    回到家,我马上拿南瓜过秤,称来称去,天哪,这些瓜都只有十多斤,最大的一个不过20斤出头。我不是成了个爱吹牛不诚实的孩子吗?我又怎么向外公交待呢?

    我被这事弄得心神不宁。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是拼命给南瓜施肥,浇水,三天两头地在根部培沟底泥,盼望它们能给我结一个五六十斤重的大瓜。秋天,我收获了所有的南瓜,最大的才32斤,我就把这个南瓜送给外公,心里惴惴不安,只怕外公问:你那些五六十斤的大南瓜呢?幸好外公事忙,把这事给忘了。

    我家的南瓜可真是甜啊。煮南瓜时,我们不但不加糖,还要掺进些实心的粟米丸子,然后,盛起一碗碗的南瓜丸子,左邻右舍一一送去。大家都说,你家的南瓜,甜得粘住嘴巴啊。

    丝瓜躲在树叶里,常常过期老去。初冬,柿子树和苦楝树叶都凋零了,皮脆发黄的老丝瓜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们摘了下来,瓜络是中药,洗碗擦锅也是上品。还可以把它们剪成脚底型,垫在鞋里,很透气,还可以治疗脚气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