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独舞的灵魂文集 > 圆梦成真的MBA

圆梦成真的MBA

作者:独舞的灵魂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当今社会的各种新闻传媒载体中,有两个频繁出现的英文词汇:一个是“interent”另一个就是“mba”如果说,前者代表着信息的话,那么,后者则代表着管理,二者共同构筑着21世纪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

    几年前,许多中国人对mba还相当陌生,因此曾经闹出过诸如此类的一些笑话:偶尔提起“mba”有的人会说:“我们公司刚刚买了一台多媒体电脑,是ibm的”;还有爱好篮球的人说:“我最崇拜乔丹,他是nba的灵魂”;如果你说自己是“工商管理硕士”有些人往往会羡慕地说:“工商管理?好专业,这年头工商局最吃香。”真是让人听了之后,忍俊不住,啼笑皆非。

    可是今天“mba”就像当年的“toefl”(托福)一样,已逐渐成为一个频繁出现,众所周知的名词。在财经界和企业管理阶层,白领们最热门的话题是:“你准备考mba吗?”在中高级的人才招聘会上,人事主管们问应聘者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是mba吗?”

    在许多城市的书店里,那成卷成套的mba书最抢眼,什么mba阶梯工程、mba必修核心课、哈佛商学院mba案例教程、mba考试指南以及各种各样、五花八们的复习参考书及习题精选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数不胜数。尤其是在我那学习氛围甚浓的故乡,即使是一家只有几平方米的小书店里,也会有许多此类书籍出售。

    所谓mba,是英文缩写,全称为:“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汉译为:“工商管理硕士”

    mba教育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管理教育的主流模式。1991年3月,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正式授权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mba试点。

    目前我国的mba培养试点院校有89所,除了面向全社会招收mba外(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还面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现职企业管理干部(重点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招收“在职攻读mba学位”的学生,主要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制为25—3年。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陌生的东西摆在人们面前:wto、h股、兼并、控股、资产重组、买壳上市这就需要大批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人才来应付日益复杂、日益国际化的企业管理。此外,随着外资企业的增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大规模登陆,他们的管理层也需要大量的中国本土高级管理人才。

    而哈佛大学近一个世纪的教育结晶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mba神话”哈佛大学毕业15年以上的mba,75%会拥有主管头衔;毕业25年以上,30%会拥有总裁、常任董事和企业主头衔。福布斯选出的美国500大公司排名前三位的负责人,20%是哈佛mba。哈佛mba一出校门,年薪即可达到10万美元。据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mba的年薪比其他硕士高15%~25%。被幸福杂志称为“财运亨通班”的哈佛49届毕业生共652人,他们的个人财富总额在1974年达到20亿美元;每人平均拥有3幢住房,平均每6个人有一架私人飞机,45%的人都是所在公司的总经理或首席执行官,他们掌握的公司年收入高达500亿美元,雇员超过100万人。他们的成就是mba学位的身价象征。

    许多年以前,人们都称大学生是“时代的宠儿”但是现在看来“mba”才是真正的“时代宠儿”

    mba,一个诱人的文凭!

    mba,一个崭新的世界!

    因此,如今每年报考mba的人已越来越多。

    在我的同学中,当初毕业时未分配到如意工作单位的,大多已取得了硕士学位,还有两个去年取得了博士学位。 

    听到他们拿到学位的消息后,不由地联想到了发人深省的“青蛙试验”: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实验人员先把一只油锅加热煮沸,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这只青蛙的反映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一跃而起,竟跳出锅外,安然逃生。

    隔了半小时后,实验人员又架起了另一只注满凉凉清水的锅,然后把那只逃出油锅的青蛙扔进注满凉凉清水的锅里。这一回,青蛙游得逍遥自在,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可是那只青蛙却并不在意,仍然一副悠哉闲哉的样子。等到水不断升温、青蛙感到难以忍受时,它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只得葬身锅底了。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便是如此吧! 

    在现代社会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单位还实行了“末位淘汰制”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个故事:两个猎人一起去打猎,突然遇见一只老虎,猎人甲见了老虎,扔下猎枪就跑;猎人乙见状大声叫到:“你跑什么跑?难道你跑得赢老虎吗?”猎人甲头也不回地继续跑着,只丢给猎人乙一句话:“我虽然跑不过老虎,但我只要跑赢你就够了!”

    再想想自己的那些同学,他们就好象被扔进煮沸的油锅里的那只青蛙,在逆境中勇于拼博,及时自拔;而自己毕业后,由于一直在好的单位和好的部门工作,就好象那只在清水锅里被煮的青蛙一样,全然未能意识到危机感,依然在清水里不以为然地游着。

    自从知道了“青蛙试验”后,自己仔细思考了一番。尽管自己在以往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业绩,但渐渐地感到过去所学的专业仅仅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少与实际相连,而mba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着重实证分析,研究企业行为,分析市场形势,综合各种方案;它是一种实务型的学位,注重实际商战训练,强调解决问题、如何决策、怎样用人等具体的实际能力,不是以读了多少书、发表多少论文为衡量标准,培养的是“能力分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mba的教学精华是“案例分析教学法”让学员身处商战实景,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地进入企业决策,把所有的理论、知识、分析和技巧融入各式各样的案例之中。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将来就能在企业迅速发挥领导才能,应付各种棘手问题。更何况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特别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还有眼见着外资银行纷纷涌入国内金融市场,深深感受到未来的银行业将需要大量的mba,于是去年决定报考mba为自己“充电”

    一位朋友到我的公寓玩,看见了我贴在墙上的那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笑着说:“你一个女孩子的家,竟然贴一幅内容这么大的对联!”

    我不好意思地回答:“还不是去年为了考mba才贴的!”

    如今,终于圆梦成真,收到了某重点大学mba的录取通知书,于是想起了那历经艰辛一心备考的日子,并忆起了一些往事,忍不住提起笔,记录下那一段心路历程

    去年从决定报考mba时起,离全国联考的时间只剩下两个多月。

    mba全国联考初试(笔试)科目为管理、英语、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与写作三科),但有单科和总分分数线要求;复试(面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及自我表现等。

    拿到考试大纲后,先分析了一番,找出自己的弱项以便弥补。发现英语主要是商务英语、英语作文、还有词汇量方面,因为平时都是用电脑的翻译软件工作,很少去背单词;初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数学基础知识中的弱项,主要在线性代数的矩阵和向量部分内容;至于逻辑推理,自认为头脑冷静时还可以应付;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写作,因为平时写得多,估计问题也不大。

    而面试,主要是考核客观背景与面试时的自我表现。其中客观背景包括:本科毕业院校、工作单位声望、工作职位和业绩;面试时的自我表现则包括行为、气质、语言表达、思维与反应、分析问题的角度与深度、团队精神、外语水平等。mba的面试制度是在几年前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率先展开的,虽然那时候的面试淘汰率就是50%,而且多年来一直维持这一比率,但因为对自己比较有信心,估计问题也不是很大。

    于是将复习重点,主要放在应对笔试时自己的那些弱项上。

    当时选择报考的学校时,也曾犹豫过,是否只报考笔试录取分数少和面试要求相对较低的一般大学;但仔细斟酌思考后,决定将拼搏的层次定高一些,因为人生难得几回搏,目标越高,起点也会越高,但如此选择也好似破釜沉舟,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卧薪尝胆,付出加倍的艰辛。

    不知哪位名人说过,能够经历过考研之苦的人,就象下了一次地狱,接下来什么苦都能吃!以前看到这些话时,觉得不就是考试吗?也未免太夸张了,但亲身体验过后,才有同感。倘若没有卧薪尝胆,历经艰辛的勇气和毅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记得那些备考时的每一个日子,总是觉得时间太少不够用。每天大约只能睡三个或四个小时,因为周一至周五白天要上班,周五晚上和周六周日全天及晚上均要到考前辅导班听课。曾经有好几次,因为受不了那份苦,都打算放弃了,而这时辅导班的老师经常都会给我们发来手机短信,一条又一条,或者打电话给我们,鼓励我们;一起参加辅导班的同学,也相互之间鼓励着。没有时间背英语单词,辅导班的老师便帮我们找来四十篇大约五千多个词汇的英语原文,我花了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反复看了三遍之后,总算能全部看懂了,于是词汇量没问题了;为了写英语作文得高分,自己买了一本mba万能作文,先背下那些各种体裁的固定模式并套用到英语写作中,效果很好;至于数学没有特别的技巧,只有题海战术才有效,因此便做大量的高等数学题。平时最酷爱整洁的自己,在那两个多月里,房间却零乱不堪,因为到处都是摊开的复习资料和书籍

    临考试之前的半个月,正好有九天公休假,在休假之前,从超市买回大堆食品,将冰箱塞得满满的,又买了两箱牛奶和一箱方便面,还买回大堆青菜全部清洗干净,用大盆盛着。为了省下出去吃饭或自己做饭的时间,于是便用母亲给我买的那只可煎、煮、炒和煲汤的多功能电用锅,每天起床时便煲上一锅汤,然后看书时感觉到饥饿,便把早已经洗好的那些青菜什么的,全都往多功能电用锅里面扔

    因为在没有考上之前,不好意思四处张扬,休公休假时,对同事说是回故乡,实际上是整整九天没有迈出一步自己公寓的大门,原来准备好的五个台灯灯泡也用坏了三个

    那两个多月里,每一天,逢家里一日三餐开饭的时间,家人必从千里之外的故乡打来电话,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提醒我:“该吃饭啦!别只顾看书而忘了吃饭!”

    周末考试完毕,周一去上班,在单位大门口,碰见老一面对面地向我走过来,隔着四、五米的距离,我大声地叫了他一声,竟然不理我;又往前走几步,离了两米的距离叫他,还是没反应;于是走到他面前,只隔一步的距离,再叫他一声,这才有了反应,他睁着一双大眼望着我说:“我是好象听见有人在叫我,可是一看好象没有认识的人。原来是你!你怎么啦?是不是病啦?几天不见,怎么这么憔悴?”

    又过了两天,单位组织体检,因为近几年来,自己每年体检时的体重一直都没变过,而这次体检却整整轻了六斤。“刮风时,没有保镖可千万别出门哦!”两位同事笑着对我说 

    前天有个同事问我,硕士毕业后还考博士吗?我想也许到时要考,就考自己最喜爱的另一个专业,也许不会再选择经济类了;还有位朋友说我,可能到了七十岁还会在读书,我肯定地点点头,对他说,诗书是我的闺中伴,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就住到自己去年年底在一座城市买下的,那一套靠东边的整面墙都是落地窗,可以直接看得到海景的房子里,从此只读自己喜爱的诗书。

    可是现在的自己,还是只能够如凤凰涅槃一样地去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在烈焰中先焚烧三年再说吧!

    漫漫人生长路,蓦然回首,发现曾经迈过的脚步,无论是沉重如铁,还是健步如飞,都宛如那满天的繁星,在记忆的天穹里闪闪发亮;而踮起脚尖,却看见未来的路蜿蜒曲折,绵延无尽,消失于冥冥的未来时空之中 

    望着未来漫漫的人生长路“学海无涯苦作舟”收到mba的录取通知书后,我在墙上又加贴了一幅屈原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后学历时代,在这个每一分钟都需要与人竞争的社会里,随着信息时代新知识的膨胀性发展,人才处于不断的折旧中,而学习则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办法。只有不断地充电和开发,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再生和利用,否则这种“易耗型资源”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