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聃聃文集 > 天下乌鸦

天下乌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乌鸦又叫老鸦、老鸹。

    乌鸦的体型较大,羽色漆黑,喙及足都十分强壮。天下鸦类有百余种,它们广布于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中国就有大嘴乌鸦、秃鼻乌鸦、白颈鸦、寒鸦、渡鸦等等。

    中国人不喜欢乌鸦。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一,叫声难听。一开口,哇!那么刺耳,那么粗暴。乌鸦若有自知之明,应该把嗓门收敛点儿,可是它不,毫无顾忌地大喊大嚷,谁受得了?

    二,长相丑陋。漂亮如孔雀,雉鸡,金丝鸟和红嘴绿鹦哥等,它们的毛羽斑斓绚丽、行动花枝招展;朴素如画眉、燕子、白鹭、丹顶鹤们,多少也给自己弄出点花样或亮色来,哪像乌鸦,浑身上下密不透风地黑着,像刚从墨水缸里捞出来一样,叫人不忍卒看。

    其三,就是名声狼籍了。乌鸦自持个大力壮,抢别鸟的蛋,吃别鸟的雏,强占人家鸟巢,蛮横霸道,无恶不作。

    中国人还有一说:乌鸦是死亡和不祥的使者。是报丧鸟,晦气鬼。谁哪天遇见它了,或一大早听到它粗鄙的叫声了,就忐忑不安,甚至心惊肉跳。本来要出门的不走了,本来要办事的打住了。嘴里“呸!呸!百邪尽消、百邪尽消”地念咒避邪,仿佛乌鸦是死神恶魔,真会带来灾祸一样。

    跟乌鸦有关的词语,也没有一个是好听的,如“乌鸦嘴”“乌鸦聒噪”“倒霉愁鸦”最常见的恐怕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了。

    童年的我也忌讳乌鸦,我把它们的叫声翻译成“糟啦!糟啦!倒霉啊!出事啦!”因而毛骨悚然。我也曾跟邻居一样,看见乌鸦就扔石子,捅竿子,必得把它们打跑而后快。

    每每这时,母亲就跑出来教训说:乌鸦是在警告你:小心啊!仔细啦!——你可别把它的好心当作驴肝肺。虽然有了这种诠释,但我还是讨厌乌鸦。

    台州有句俗语:叫“赚吃的是嘴巴,赚打的也是嘴巴。”和乌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喜鹊的巧嘴。喜鹊一开口就是“吉祥吉祥”!好像是宦官大臣像向皇上请安呢,谁不喜欢?所以作画的,剪纸的,雕刻的,织锦的,总要请喜鹊荣登大雅之堂;连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样光荣而神圣的礼仪,也得恭请喜鹊去搭桥;我们家乡这一天还要专门做一种点心,扔到屋顶犒劳喜鹊呢。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愁鸦喜鹊”的说法未必正确。有一回上学路上,树梢的喜鹊尾巴一翘一翘的对我恭维:“小姐吉祥!小姐吉祥!”我一高兴,活蹦乱跳手舞足蹈,结果摔了个嘴啃泥,半天都起不来。长大后我唱越剧梁祝“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时,越发觉得喜鹊的胡说八道。然而每闻乌鸦啼叫,虽然心里不悦,但我必定多加小心,所以那一天肯定平平安安不会闯祸。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活了一大把年纪,我终于明白这个道理。

    我为我对乌鸦曾经的不公正而愧疚。不错,乌鸦的声音和羽色固然丑陋,但那是造物主的不公“爱美之心,鸟皆有之,”乌鸦无力改变自己的形象。再说这“丑陋”是我们人类的审美,对鸟儿未必适用。全世界都不歧视黑人了,我们为什么要对乌鸦耿耿于怀呢?

    乌鸦的智商,更是让我惊诧不已。它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很强,工作效率非常高。它们热爱集体生活,成群结队地营造它们的乌鸦村落。在北京的郊区,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白桦林里,我都见过这样的鸦群部落。我老家的东郊有一个颇大的荒土墩子,上面杂树成林,鸦群就选择了这里安居乐业。春夏树木葳森,鸦巢隐蔽其中不甚了了,秋冬黄叶凋零了,每棵光秃秃的树干,都高举着一个黑呼呼的鸦巢,它们错落有致,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群居的乌鸦们互相照应,防守有当,很少受到侵犯,它们的部落因此更加兴旺发达。

    乌鸦的生存能力非常强,不管是风雪交加的西伯利亚,还是热浪蒸腾的赤道地区,抑或是狂风恶浪中的孤岛怪石,都有它们活跃的踪迹。乌鸦骁勇异常,那坚硬的大嘴,有力的爪子,固然伤害过其它鸟类,但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指责物种竞争的胜利者?乌鸦从不挑食,草籽,果实,昆虫,鱼虾,小蛇、小鳄,甚至是动物腐尸,它们都可以如食甘饴。就是狮狼虎豹们猎了食,乌鸦也敢去分一杯羹。愤怒于乌鸦的“太岁头上动土“,猛兽们会恶狠狠地向它们扑去,说时迟,哪时快?乌鸦立即腾空而起让你永远也抓不着;当猛兽们低头享用时,乌鸦们又涎着脸落下去,毫不客气地享用起鲜美的肉食。

    乌鸦连人类也不放在眼里。它们会大摇大摆地闯进农家的鸡舍鸭圈。窝囊的鸡鸭们吓得惊恐万状魂飞魄散,乌鸦们张开大嘴,叼起鸡蛋鸭蛋扬长而去。乌鸦用它的头脑和有力的喙,还能打开旅游者的背包,把里面的面包、奶酪、香肠和巧克力洗劫一空。

    “深挖洞,广积粮“,乌鸦把这个政策执行得十分到位。绝壁的裂缝,别鸟废弃的旧巢,小兽的地洞,都可以变作乌鸦的仓库,装上各类果实、龟、蛇的卵和风干的鱼虾。为了不让猎物被别人偷走,乌鸦会找来草叶、石片,把仓库捂得严严实实。它们实在是太能干了,缽盈盆满的根本就享用不完。来年春暖花开雨水丰沛时“粮仓”坍塌,遗落的橡子、松果,就能长成一片片新的树林来。

    人们常把鸳鸯说成爱情鸟,其实不然。真正忠于爱情的,却是其貌不扬的乌鸦。虽然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文书制约,但它们一旦“结婚“,就能终生厮守。乌鸦夫妇俩一起打猎,一起营巢,双宿双飞,形影不离。“夫妻本是同林鸟,患难到来各自飞”一点也不适用它们。雌鸟孵卵时足不出户,雄鸟就衔来食物精心饲喂,不知道天下的丈夫们能否这样伺候自己月子里的太太呢。

    写完了这篇短文,我打开了电视机,刚好看见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镜头:幽静的湖边,垂钓的人正往钓钩上装鱼饵,再将钓线甩下湖去,然后他就躲到树林里休息去了。这时候来了一只乌鸦,它发现鱼儿上钩了,就用嘴叼住钓线,往上拖一截,用脚踩牢,再往上拖一截,再用脚踩牢,三下五除二,就把活蹦乱跳的鱼给“钓”上来了,然后美美地大啖起来。待到垂钓者喊着捉贼从林子里奔出来时,地上只剩下一根鱼刺和一滩鱼血了。

    俄罗斯人并不讨厌乌鸦,他们认为乌鸦勇敢,正直,有灵性。我读过一本叫勇敢的长篇小说,作者把一个美丽温柔、识大体懂大义的姑娘叫作“小乌鸦”热情地赞美她阔大的嘴巴,夸奖她浓黑的眉毛“就像乌鸦的翅膀伸入两边鬓角。”

    有一年冬天,我随作家代表团在俄罗斯访问。一天,我们发现克里姆林宫墙外的雪地里,有一群蓝灰色的鸟儿在安详地觅食。有人说:广场鸽!导游小姐纠正道:这是乌鸦!我们都以为的导游小姐翻译错了,乌鸦怎么是灰蓝色的呢?正想找一个懂汉语的人重申一下,其中一只“鸽子”毫无顾忌地“哇”的一声!天下乌鸦一个调,就凭这放肆的、不堪听也不美听的音色,乌鸦的身份就铁定无疑了。

    从此,我明白天下乌鸦并不一般黑。听说在南美洲和东南亚,还有色泽较艳的长尾鸦,长冠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