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洞庭渔人文集 > 通缉叶耳几个关键词

通缉叶耳几个关键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个人的气味总是留在他的文字里,如果那文字是他灵魂的声音。

    比如叶耳。

    他在南方的城市里写字,上网,洗内裤,睡觉,谈恋爱。白天是白天,黑夜是黑夜。他漫不经心,他随心所欲,仿佛慵懒的猫。可是,他还是留下了自己的气味。

    一些语词,仿佛作案后留在玻璃上的指纹,或者大雪的路上深印的脚窝,让他无处逃遁。

    好看

    叶耳的另一个名字叫“黄好看”

    这是他自己的话:“我们形容女人,总爱找一些美不胜收的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花气袭人知昼暖。’‘沉鱼落雁’。‘余香含嗔。’‘浓妆艳粉’。‘婀娜多姿’。‘漂亮、乖态’。等等。”

    他抛弃了这些语词,尽管活色生香。他只用“好看”直接,简单,却有力。女人之美,各有千秋,男人的眼里,美女无标准,各人有各人的审美。叶耳以为的美女,在你那里,极有可能不屑一顾。于是,叶耳说“好看”漂亮一类的语词更多的是一种公共的评价,好看,意即顺眼、舒服,一己之见,与你无关,你犯不着去和叶耳较劲。

    在湖南的乡间,称赞一个姑娘之美,就是“好看”只有“好看”这是一个泥土里生长的语词。叶耳来自于泥土,他带着粘满泥土的光屁股蛋一天一天地长大,长成一个男人,一个嫁接在混凝土里的男人。也许西装革履,红光满面,穿梭于楼堂水榭,混迹于勾栏瓦肆,一个“好看”他就原形毕显:他的根深扎在泥土,休想自拔。

    无疑,他喜欢“好看”的姑娘。“让植物的心灵/试着歌唱/幻想的翅膀多么温暖/这个夜晚我想起了姑娘/在离月光不远的唇上/姑娘,你哪里都好看”在花忆里,一个好看到了极致的姑娘,蓝烟,或者桃花,侵入我们的内心,在缺少诗意和爱情的年代,带给我们诗意和爱情。

    母亲

    像所有的赤子,叶耳的关键词里少不了“母亲”

    2005年的硅谷女性母亲节征文,近四百篇稿子去掉作者的名字和通联,挂在论坛示众。我读到了母亲和一个少年的八个细节。我捕捉到了一种熟悉的气味。

    “母亲把豆子从桶里拿出来,洗净,沥干,然后在阳光下让风吹一下,再用水浸泡起来,母亲要用豆子给我磨豆腐吃。母亲把豆子放进推磨里,母亲的手就开始推动起来。母亲一只手推磨,一只手放豆子。母亲的手粗壮有力,像一双男人的手。磨在母亲的手下变得流动起来。母亲在黄色的豆子里闪烁着青春的味道。快速转动的黄圈像一个切开的蜜桔,甜在母亲的心里。”

    果然是叶耳。

    评奖的结果在意料之外,叶耳只得了优秀奖。叶耳的“母亲”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离泥土越远,离母亲越近。在城市拔节的时候,母亲的手总在暗夜里抚摸一个孩子的心灵。在叶耳那里,女人的美之极致,就是母亲:“这时候,要求女人的美就回归到了传统的底线。像母亲。 总觉得母亲是这个社会唯一安稳的形象。因为她们心地善良,勤俭持家,疼爱孩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母亲从来只学习奉献,不懂得获取。她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后一批珍贵的‘活物’。”“女人要背叛一个男人很容易,而母亲一辈子也背叛不了她的孩子。从这一点来说,母亲是所有女人里面最高的境界。”

    母亲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叶耳总是与乡愁纠缠。摸鱼、抚摸石岩、记忆的牛、简单的深度、咳嗽的灯,可以列出很长很长的一串。在花忆的后记里,他如实交待:“我在恍惚之间想到了自己的背景,譬如我的母亲。还有那个八十二岁的父亲。这一年,他们一直在家乡健康地活着。母亲还是一天到晚的在地里跟植物产生着感情。”这是一个泥土里生长的男人的本色。

    通缉叶耳,守住湘西洞口的一个村庄里,那位磨豆腐的母亲,就行了。

    灯

    乡村的灯:灯是夜色里/醒着的女人/米酒的香味/比一个朴素的名字/还要深刻 现在 是午夜的12:30分左右/男人的窗上/是一个人想念的远方/桔黄色多么像个动词/在寂寞的房间里/埋下绿色的村庄 我的右手/是左手的痛/夏天就要过去了/你的名字/是我咀嚼的痛 村里的人都外出了/到南方打工去了/灯还是像从前一样/温暖地亮着

    “灯”是叶耳的文字里不停追逐的意象。

    他以“咳嗽的灯”为题,写他故乡的女人,满娘。“那远远近近从凸塘坝间上传来的刀剁砧板的声音,情绪高涨的咳嗽声,农田里的青蛙的呱呱声,狗嗥声声音好象伏在风里,到处流动,低重而冗长。把15瓦的灯染得更暗。”

    还有,城市里的风尘女子“她的手捻弄英文的香烟/灰尘比一盏灯还要亮”

    一定有一盏灯,生长在他的内心。一个风中的少年,坐在泥墙黑瓦的房子里,陪伴他的只有忽明忽暗的煤油灯。母亲在灯里晃动,剁猪食,或者纳鞋底,父亲在灯里扯起酣畅淋漓的呼噜。他在桔黄色里听风的声音,做一个远行的梦。他的梦里一定也有灯,随风摇曳。

    城市里的灯让城市里的夜亮如白昼,却照亮不了一颗孤寂得有些苦痛的灵魂。寒意四起,包裹周身,他让自己的灵魂回家。他坚信,故乡的灯,是他唯一的指引。

    童话

    叶耳本身,就是一个童话。

    小学毕业“我的布鞋被我扔在了通往长沙的县城”从此开始远离母亲和故乡。“我的少年的漂泊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生命注定的缘分。我不看重苦难的本身,我看重生活的无限美好。我曾经很痛恨过这背时的生活,但我后来就不这样了。我从这些经历里看清了生活的哲理:苦兮,爱之所倚。”

    花忆原名剑的童话。他说:“这部小说是童话的,奇幻的,唯美的,离奇的,夸张的。当然它更多的是站在了人性的内心里洞察一切未知数。”

    一个创作童话的人,内心必是一个童话的世界。除了奇幻,唯美,离奇,夸张,还有天真,纯净,善良。

    这个世界过于粗糙和猛烈,许多可憎的事情鞭笞着我们的灵魂。愤怒有时是无能和懦弱的代名词,逃避又总是心有不甘。智慧的人选择童话。

    “我和我的朋友都混得不错,也很惭愧。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自己本身,还有自己的家庭和未知的命运出口。但我们非常快乐!我们常常在这个无人喝彩的城市煮酒论文,觉得幸福。确实也有过很多的诱惑,但我们还是抵制了这些外来的诱惑。我们相信,安分有时候更能活得精彩。”

    “我理解的童话是现实不可能存在的但它却似曾出现。它是温和的,也是残缺的,但它必须让我们想到美。可以说,是游离于二者的多重元素。”

    选择了童话,让自己的写作抵达母亲和故乡,内心的丰润和灵魂的强大是其必然的结果。自此,叶耳将有足够的自信面对这个他越来越陌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