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洞庭渔人文集 > 师兄师弟或关于一篇文章的构思

师兄师弟或关于一篇文章的构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般来说,我总是想好一个自认为很绝妙的题目才开始动笔。写了一些文字以后,我越来越意识到题目的重要性了。一个好的题目,差不多就是一切。比如醉花打人爱谁谁。我第一次听到这个题目,就被迷住了。醉花,打人,爱谁谁。我一遍遍地念着,心里生出许许多多莫可名状的滋味来。醉花,打人,爱谁谁,我几乎要骂人了,她是怎么想出来的呢。虽说到现在我还没有读到这本书,但显然,它已经在我心里扎了根,肯定会有许多人说它的不好,那丝毫影响不了我对它的喜爱。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这样喜欢过一本书,尽管我还没读。

    我要写的这篇文章,已经酝酿很久了,差不多在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动过要写它的念头。一直没写,就是因为题目。两个月之前,差点动笔了。一个题目落到我的笔尖,刘老倌和郭靖的武功。当时多激动,心脏要跳出来似的,为了不让它突然跳到桌子上,我一枝接一枝地抽烟,一杯接一杯地喝水。心脏不再瞎蹦的时候,我就不想写它了。这叫什么题目呢。因为题目,我已经吃过很多亏了。读者总是批评我的文章结构太散,主题太多,不知所云。读者的批评是对的,我归咎于题目。我想,题目一定不要太实在,越虚越好,越让人摸不着头脑越好。比如1976:青苔,或者水葵,比如尖叫的水流,比如周围,你越琢磨越觉得意趣无穷,可是你想破脑壳也想不明白他们会在文章里写些什么,所以他们不管写什么,你都觉得好。否则,读者第一眼瞄到你的题目,哦,你是这个意思,一读文章,不是这个意思,或者主要不是这个意思,或者读了半天没出来这个意思,那你就自认倒霉吧,他要批评你了。我就是想到这里,心脏冷静下来的。读者一看,哦,刘老倌和郭靖的武功,那就主要是写刘老倌和郭靖了,写他们两个人的武功,你再写别的,比如我现在想写的,师兄和师弟,那就显然有些离谱了。于是,我搁笔两个月,等一个再次让我心脏瞎蹦的好题目。

    我现在并不是特别想动笔,虽然想了一个题目师兄师弟,总觉得不够高妙。师兄,师弟,。师兄,师弟,。我念来念去,总是师兄师弟四个字,无论如何念不出来“醉花,打人,爱谁谁”的味道。我很是失望,但我想,不能再等了,先凑合着就用师兄师弟吧。

    关于开头,我打算这样写:有一阵子,陌生的面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村庄。这样写,我觉得文章的气味就出来了。文章是有气味的,好文章的第一句就散发出不可抗拒的气味,或温情,或忧伤,或滑稽,或庄重,或者还有别的,读者一下就捕捉到了。我认为我这样开头有马尔克斯的味道,有一些神秘,有一些不安,或者,还有一些别的。

    我明白,这样开头,读者可能会误会,以为我矫情,故意搞得神秘兮兮的。事实上,我是如实地描写,这个年代,似乎越是真实就越成了虚妄,我没有办法。我不想虚构任何东西,只是记录生活,可是许多人都说我写的是小说,不是散文,我百口莫辩,只有沉默。

    那是八七年的事了。在村庄里走着走着,猛一回头,常常就会看见一个从没见过的人跟在身后。他们的穿着和行头都差不多,头上戴个“撮撮帽(又叫特务帽)”肩上搭个布袋子,两只手插在裤袋里。你一回头,他步子就慢下来,眼睛迎着你的眼睛,有些躲闪,有些迷茫,你盯得久了,他的脸上就堆出一些笑来。你不理他,继续走,再回头,呵呵,他还是不近不远地跟着你,还是躲闪,还是迷茫,还是堆出笑来。你就快跑,风一样地跑到家里,呵呵,你前脚踏过门槛,他后脚迈上了台阶。你觉得害怕,他已经和你爹谈起了生意。

    至少有三个人是这样跟在我屁服后面进了我家的。

    第一个是在木板上画画的。爹从阁楼上拖下两根又圆又粗的木头,扔到“撮撮帽”的脚下。“撮撮帽”从布袋里变戏法似地掏出斧子,锯子,刨子,一个上午就做出一块光溜溜的长方形的木板来。又花了一个下午“撮撮帽”在木板上画了河流,大树,石头,亭子,河流里画了四只鸭子,大树上画了两只麻雀,亭子里画了三个小人。“撮撮帽”说,叫“伴凉亭”吧。爹点点头。“撮撮帽”说,边框上再装上彩灯吧。爹点点头。三下两下,花花绿绿的彩灯就亮了“伴凉亭”成了天堂似的。这个该死的“伴凉亭”害死我了,有天落雨,出不了工,爹说,你搞篇作文出来,题目就写“伴凉亭”我搬把椅子坐在亭子下面,看得脑壳发晕,看得眼睛放花,不晓得从哪里下手。爹看我一个小时过去还没动笔,操起扁担就扫过来,扫在椅子上,说,你这蠢货,还想吃公家饭,讨饭还差不多。我从椅子上跌下来,坐在地上懒得动。爹手里如果没有扁担,我想我可能会鸣冤。公家饭不是我说的,凭什么怪到我的头上呢,我想都没想过要吃公家饭。我看着爹的扁担,不敢张嘴,心里恨死了周医生。周医生是乡里的兽医,专门给猪、牛、鸡、鸭看病,捎带还阉猪,阉鸡,薄薄一把刀在猪或鸡的肚皮上划拉一下,就掏出滚圆滚圆的两坨肉来。周医生那天掏完我家那只花叫鸡的肚子后,进了我家茅厕。从茅厕出来,他喝了酒似的把脸涨得通红,手里举着一张纸,冲到我爹跟前。你的崽,长大了要吃公家饭。爹把眼睛瞪得溜圆,嘴唇有些抖。爹最信周医生的话,爹说,周医生是乡干部呢,喝过墨水的。周医生说他的崽要吃公家饭,那是在他心里点了一把火。他的爷爷是地主,他的爹是富农,他的崽会吃公家饭?爹扯住周医生的胳膊,说,真的,你说话算数。周医生说,你放心,我看人只看字,从来没有看错过,你的崽写的字是我所有看过的最有出息的,他不吃公家饭,你把我的名字倒着写。我瞄了一眼他手里那张纸,是我写的一篇作文,题目是谢明华是我们的榜样。呵呵,我差点笑出来,他要是看了接下来的那页,就不会那么说了。当然,他不可能看到,我早就把它撕了。那一页上有语文老师的批语:扯开两头打架的牛,就成了你的榜样,你玩一世的泥巴吧。看来,爹真拿周医生的话当话听了,以为我真会吃公家饭。

    第二个是卖笛子的。长长短短的笛子插在他的布袋子里,手里还握着一枝,吹出呜呜哇哇的声音。说他跟着我,还不如说我带着他,我故意走得慢一些,时时回头,生怕他没有跟上。我做梦都想要一枝笛子,一起耍的,大的小的,都抓根笛子在手里,横在嘴边,不可一世。谢明华会吹十五的月亮了,邓三球会吹血染的风采了,我还没有笛子,想起来就想哭。我做什么事情都比别人慢一拍半拍的,那时是那样,现在还是那样。昨天在办公楼的电梯里遇到一个比我低一届的校友,心里突然有些酸。他已经挂上少校了,我还是上尉。早几天,他还挂着上尉,和我说话,一口一个师兄地叫着,挂了少校,他拍着我的肩说,最近怎么样。我把他的手扒拉下来,说,挺好的。他不说话了,出电梯,说了一句,再见。我说,再见。我想也许是我过于敏感了。反正我总是别比人慢。大学毕业时,大伙儿都行踪诡秘,神龙见首不见尾,我独自泡在图书馆,一本书读得昏天黑地。个个心里都有底了,上北京,下广州,进机关,去总部,就我一个,八字没一撇。不能再说了,再说又要扯到爹身上,可是,想要绕过爹又是不可能的。爹的耳提面命是我一辈子都比别人慢的根子所在。爹说,要记住,你家里成份不好,凡事不要出头,要夹着尾巴做人。在买笛子这件事上,我想爹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绝对不是我那时想的,爹舍不得掏那个钱。那时,麻价涨到十三块钱一斤了,虽说新屋刚起来,家底掏得差不多了,可是一枝笛子才五毛钱,最好的那种才一块钱,还赠送一盒笛膜。一块钱,一两麻还不到,爹不是那种小气鬼。不管怎样,我把卖笛子的“撮撮帽”领到了爹的跟前。爹果然大方,一下给我买了两枝,都是最好的。不到一个星期,我就把十五的月亮和血染的风采都学会了。

    第三个就是刘老倌了。当然,写的时候我不会让刘老倌这么晚才出场,前面两个“撮撮帽”我最多让他们闪一下就走,但是作为构思,我想尽可能详尽一些。刘老倌出场必须隆重,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师兄师弟,说得功利一点,也就没有我这个稿子了。他是源头,他是引火线,忽视了他,稿子肯定不成功,我的良心,也会过不去。我想如果这样让他出场,一定不错: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谁也没有看到他上岸,谁也没有看到那条竹扎的小划子沉入神圣的沼泽。可惜,这是阿根廷那个叫博尔赫斯的老家伙说过的话。他的影响太大了,有几个搞文字的没有读过或者至少知道他的一些妙语呢?比如这个镜中世界的第一句。接下来,他又说:但是几天后,谁都知道这个沉默寡言的人来自南方,他的家乡是河上游无数村落中的一个,坐落在山那边的蛮荒里,那里的古波斯语还未受到希腊语的影响,麻风病也不常见。读到这里,我忍不住要骂他了,一个村庄里突然来了一个外乡人,这是多么常见的事,如果写文章,又是多么好的开始。他阻拦了所有人。他让所有想在这个题材上有所建树的作家们沮丧、气馁,无力地哀叹,愤恨地诅咒。

    哀叹也好,愤恨也罢,刘老倌终归是要出场。他和第一个跟我屁股的“撮撮帽”一样,跟到了我家里。一颗烟的功夫,爹就和他谈好了,三十斤米,两个月,学不会,免费继续学,和现在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差不多的性质。当然,后来我知道,爹实际给了四十斤米,不像谢明华和邓三球的爹,三十斤米都没给足。我明白爹的苦心,舍不得大米,套不到真功夫,十斤米算什么,刘老倌如能开开小灶,多教一路两路拳法或者棍法,不就赚回来了么。

    开班那天,来了十几个,两个拖着鼻涕的小屁孩也挤了进来,个个脸上放光,鼻尖上拱着汗粒粒,伸胳膊,踢腿,又是摩拳又是擦掌的,仿佛立马都会成了霍元甲,最次也要做个陈真。刘老倌一身短打,把“撮撮帽”扔到墙角,光光的脑袋冒出白汽来。先站马步,刘老倌说。马步是什么?刘老倌两腿一分,身子下沉,指着谢明华,你,上来,用腿扫我。谢明华就伸开腿“当”一下扫过去,刘老倌身子晃了晃,脚跟没有动。刘老倌收腿,站直,说,先练这个,我的腿扫不动你们了,再学拳法和棍法。

    站了两天,剩下五个人。我也不想站了,偷偷溜回家,爹把我从茅厕拖出来,拖到刘老倌跟前,一个扫堂腿,我双膝一软,跪在四个马步和刘老倌之间。当时爹什么也没说,练完功回家,爹让我跪在他的跟前。爹说,知道为什么送你去练功吗。我摇摇头。爹的巴掌高高扬起,停在半空。爹说,一篇作文都搞不出来,你还真讨饭啊,讨饭你也要防狗呢,不学两手狗都欺负你。我终于有点开窍了。我想我还得接着站马步,接着挨刘老倌的的扫堂腿。我说,爹,我知道了,明天我还去,每天我都去,我可以起来了吗。爹点点头,睡去吧,早上早点起,站半个钟头马步再去学校。

    第三天,只有我们三个了。谢明华,邓三球,和我。谢明华比我大三岁,我比邓三球大一岁。谢明华是我师兄,邓三球是我师弟。刘老倌坐在邓三球家的太师椅子上,双目微睁,脑壳轻点,接受了三个弟子的拜师礼。

    关于如何练功,练些什么功,我不想多写,记忆中似乎是两套拳法,一路棍法。学完两个月,我基本上能从头耍到尾,耍得最好的是谢明华,刘老倌说他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说他棍扫一大片枪挑一条线身轻好似云中燕豪气冲云天,说他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刚柔并济不低头心中有天地,说他功夫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刘老倌没有评价我和邓三球,我们俩个打出一身老汗,他只用鼻子发出一点声音,这时候,我和邓三球就灰溜溜地退到墙角,看谢明华从头至尾再耍一遍。

    我应该提一下郭靖了,具体写的时候,我会把郭靖放到前面一些。毕竟,我认识他是在练功的过程中,而不是练完功之后,事实上,练完功,郭靖就从我眼里消失了。那个题目刘老倌和郭靖的武功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不是刘老倌,我根本不会认识郭靖。那时候,虽说村里人的荷包鼓过一阵子,差不多都扔到新盖起来的红砖瓦房里了。没有谁想起去买电视,尽管都喜欢,四里路外的村长家里在禾场上摆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放霍元甲,绳子圈起来,村长老婆收钱,大人小孩一律五分,大半个村子都去了,黑压压一片,大人喊,小孩哭,早上起来,这里一坨屎,那里一泡尿。邓三球的爹是村里的会计,家里也有电视,邓三球的娘厉害,天一断黑,就把大门关了,谁都进不了。刚买来时并不关门的,小屁孩们坐满一屋子,天天早上起来,要撮屎扫尿,邓三球的娘就不干了。

    我们是沾了刘老倌的光了。郭靖一般是在我们练完功了才出来,刘老倌说,今天练到这里,看郭靖去。我们三个哗啦一下冲到邓三球家的房间里,两条腿盘到地上,盯着郭靖,眼睛都不眨。我和邓三球都只看郭靖,没有郭靖,我们就站起来,踢踢腿,劈劈掌,谢明华除了看郭靖,还看黄蓉,看黄蓉比看郭靖还要专心,我们真是搞不懂,黄蓉有什么好看的,疯疯颠颠,打架也不好好打,说话也不好好说。我们和谢明华讨论,他理都不理我们,摞下一句话,你们懂个屁。看他走远了,我和邓三球冲着他的屁股吐唾沫,说,你连屁都不懂。哈哈大笑。

    两个月之后,刘老倌走了,我们三个也散伙了。刘老倌走的时候,我们三个把他扶到他一直坐着的太师椅上,齐刷刷跪在他的跟前。刘老倌眼含热泪,站起来,一个一个地把我们扶起来。我们三个围一圈,六只手搭在一起,说,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样写,读者肯定觉得很假,事实上这就是我编的,我觉得不这样好象显示不了我们师兄师弟的感情,也显示不了我们对刘老倌的感情。事实的真相,我是不好写出来的。刘老倌走得有些突然,还差一天才两个月,关师酒还没有喝呢,他就走了。那天我们正练功,邓三球的二叔来了。邓三球的二叔在广州当兵,回来探亲。我们练了一个钟头,他看了一个钟头。练完了?他问。我们都点头。他脱掉了棉衣,挽起了袖子,卷起了裤腿。他围着刘老倌转圈圈。刘老倌从椅子上立起,眼睛盯着他。我一眨眼,呵呵,刘老倌倒了。刘老倌四脚朝天躺在地上,嘴里呼哧呼哧冒白气,一张脸涨得像猪肝。我们都没动。邓三球想动,他二叔喝住了他,别动,让他自己爬起来。我们都等着,等着刘老倌一个鲤鱼打挺,站个马步,降龙十八掌,或者打狗棒法,随便哪一种都行。等着等着,等得人都过来了,谢明华的爹,邓三球的爹,我爹,好多人的爹,都来了,围成一圈,把刘老倌围在中间。

    谢明华一只手扯着邓三球,一只手扯着我,从大人们的裤裆里钻出来。我们一直跑,一直跑,跑到老远老远的野地里。放声大哭。我们的哭声惊起一堆乌鸦,扑扑扑,从野草里突然飞起,一团墨一样的黑在没有月亮的夜空里倏忽而逝。

    似乎应当结束了。我总觉得收场有些草草。或许我再应当补充交待一下刘老倌和我的师兄师弟的命运。想一想,也没什么好写的了。刘老倌后来让人请了守鱼塘,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冻死在茅棚里,好几天以后,风住了,雪停了,才被主人发现。谢明华呢,现在还没讨堂客,也不回家,城里乡里地瞎晃荡,想想该有三十四岁了。邓三球在广州打工,当过保安,做过建筑工地上的小工,结过婚,又离了,一个孩子,六岁了,他娘替他养着。至于我,不得不承认,乡干部就是乡干部,周医生倒底是喝过墨水的,我真还吃上了公家饭。只是那些拳法和棍法都忘了,一招半式都想不起来,不知道谢明华和邓三球还想得起来啵?

    构思到这里,我又不想写了,一是觉得师兄师弟这个题目还是不好,二是觉得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有什么意义呢?还是再等一等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至于等多久,只有鬼知道了,或者这篇文章永远写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