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段永贤文集 > 收割春光

收割春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前不久,报社的高平女士半是期待半是肯定地跟我说,她们要出一本文集云路三千---将晋城煤业报近几年副刊上的优美散文与诗歌汇编成一册---以期穿珠成链,扬芳成圃,弘扬文化,启迪后来,特别纪念矿工报创刊42年编印整整三千期,想让我写一篇介绍品评类文字的所谓序言,我想了想就慨然答应了下来。一来是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任职过一段晋矿工人报社的社长,也算个老报人同行吧;二来是这二十多年间我给报社写过百多篇诗词散文曲艺小品方面的稿子,属于超级稿人;三来此集子也选载了我的几篇拙文,由此及彼,感同身受,提要钩玄,义不容辞;四来也是“最给力”的是,从晋矿工人报到晋城煤业报,几乎每一期我都要浏览、都要拜读、都要赏阅,特别是副刊上的文章,常常是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心海泛波,思接千载,平添逸兴,掩卷沉思,感慨良多。说实话,这洋洋洒洒的几十万汉字中,不乏美文警句,迭出妙论隽言,会当刮目相看,笃信后生可畏,新意如花朵朵开,青光明媚不期来。

    一提青光,必联翩想到春歌,想到著名诗人郭小川的同名诗“春歌之一”、“春歌之二”因为青光是一定伴随着春歌那天籁之声来的---风声、雨声、燕雀声,花声、叶声、拔节声,车声、马声、耧铃声,桨声、涛声、雪融声南雁北归,人欢马叫,春回大地,姹紫嫣红,怪不得诗人要发自肺腑地写“春歌”而且一朝动笔,情不可遏。请听:

    “春风把人吹得心如红火,禁不住要唱它几支春歌。

    春歌好唱不好作,一字一句都要用上千斤笔墨。

    不是我舍不得花费笔墨,只因为春天的诗情太浓太多”

    “春歌难起也难落,作完第一支还想再作。

    春风越吹越热火,不作完春歌心中不快活。”

    “呵,春天刚刚走进我们的生活,

    战斗的诗篇就能装它千筐万箩。

    战斗的诗篇就能装千筐万箩,

    而我的笔墨呢,又有几何!

    笔墨再少,春歌也不能不作,

    只因为春风把人吹得心如红火”

    诗人郭小川以其炽热情怀放声咏叹的“春歌”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革命和建设高潮时期,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令人终生难忘的日子。我们的前辈创建于1958年的晋城矿务局有幸在列,适逢其时,郭小川先生的笔下一定也有咱们矿工特别能战斗的身影。如今世易时移,天翻地覆,工厂制的晋城矿务局变成了公司制的晋煤集团,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变成了现代化的新型能源集团,一花独秀变成了煤电气化路矿港航煤机制造;如果说当时红红火火的春天直令诗人激情澎湃胸臆风发的话,那么,现在万象更新的春天不知要激发出其怎样的丽藻鸿篇来。改革开放后的晋城矿务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晋煤集团,发展不啻日新月异,高歌猛进,面貌是谓青光如画,秋色如诗“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如此矿山,如此业绩,如此人文,怎能不让自己的“秀才”“笔杆儿”们远观近察,游目骋怀,写乌金之辉光,晓职工之耳目欤?

    五六十年代,见一辆小轿车都要大惊小怪,如今房前屋后都快停放不下了;当年,晋城三、五层以上的建筑屈指可数,如今二、三十层都不在话下;原来,堂堂一个矿务局里的大学生、工程师寥若晨星,如今用成千上万来概括一点儿都不过分;曾经,谁在报刊上发了一篇“豆腐块”往往就被冠以作家、诗人的称誉,如今咱晋煤集团文学期刊办了一家又一家,出过书的人更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凡此种种,因由何哉?一言以蔽之曰,今非昔比了,鸟枪换炮了,水涨船高了,社会进步了,改革开放富起来了,中华民族挺起来了,咱煤矿工人自然也就牛起来了,矿工诗人、矿工作家如雨后春笋般一茬一茬多的去了。读一读云路三千吧,不管是年过花甲者的手笔,也不管是初试锋芒者的歌吟,一首首诗歌是抑扬顿挫兴观群怨曲尽真善美,一篇篇散文从爱憎褒贬字里行间透出精气神。或汪洋恣肆,一气呵成,或推心置腹,娓娓道来,或神超形越,情景交融,或嬉笑怒骂,不事雕饰,或由此及彼,见微知著,或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或托物寄情,借题发挥,或古今中外,信马由缰,或凡人小事,鞭辟入里,或感愤时事,忧国忧民,或情系晋煤,岁久弥烈,或讴歌矿工,高山景行有道是:开卷涌来三月景,满园秀色斗芳菲。

    名曰云路三千,取义征途迢遥、前程远大、不怕榜上无名、坚信脚下有路是也。

    云路者---天光云影,大路朝阳;入云深处,峰回路转;其中蕴含着筚路蓝缕、风雨无阻的题义,张扬着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精神;踏平坎坷成大道,无限风光在险峰。

    三千者---会当水击三千里,直挂云帆济沧海;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舞弄文墨三千期,见证沧桑四十年;此处喻示着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到长城非好汉,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任尔东西南北风。

    云路三千,不拘一格;以文取胜,唯才是选;大开大合,见仁见智;朝花夕拾,涉笔成趣;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举凡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命之重,自然之谜,社会之繁,发展之道,文学之韵,艺术之美,未来之梦,情趣之乐堪称文韬武略任翕张,腹有诗书胜锦囊;挥笔邀来春色舞,篇篇都是好风光。

    墨蚁的“青藏行”颇有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王昌龄之风骨气魄,雄浑瑰丽,豪情奔涌,非熟稔唐风宋韵者难以落笔,其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原生态神话般的奇幻景象中,心驰神往,不能自已。王中一的真诚与洒脱,质朴与优雅,不经意中透出其人性睿智的光芒,凸显其矿工才子的本色,借用一句“文章老更成”“健笔意纵横”来形容,不亦善乎?武德生能将耳闻目睹一一形诸笔墨,且诗意浓浓,韵味儿足足,无论大事小情每每遐思迩想,当逸趣悠悠,文采灼灼。朴童之写特区,行云流水般不蔓不枝,溯源求本式夹叙夹议,将内地人眼中一个改革开放的“谜”轻轻揭开,让其风姿绰约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焦丽萍的诗心禅意之作,清新典雅,游刃有余,宛若文学课堂上的老师在忘情地纵横驰骋;她观察世界犹如与世无争的童稚,她行文立意恰似法无定法的溪流,如此这般,难能可贵。秦启明诗文皆佳,声情并茂,一篇“迷失在金色的大厅”让人身临其境,如痴如醉。李振忠诗书两栖,纵情高歌,几首发自肺腑的吟诵无不余音袅袅,催人奋进。李广发、张岩松、许景福、高平、原富乐、许国泰等,同为承先启后之报人,许乐义、袁秀兰、冯连甫、刘学连、刘星斗、成建军、毕育华、陈建国、孟菡菲、李伟伟、武慧丽、及早、常星、王昊、郁秋、陈颖、廉波等,俦列编辑记者之同侪,他们是报纸的中坚砥柱,副刊的有生力量,文化的导向团队。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其文章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短歌者含英咀华,铺排者辞以情发,凝思者假物取意,摛藻者托物兴词;写景者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述怀者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状物者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叙事者吐纳肺腑之声,舒卷风云之色,不愧为企业的音符,时代的旋律。昔日四才女,今日须刮目相看;后继之来者,不啻如春催桃李:高平“为而不争”的哲学智慧,夏竹青诗意栖居的清圆文笔,赵淑峰孜孜不倦的矿山情结,张娅杰纯真清丽的胸襟视界;刘武彦务文为趣,不遗余力,韩晓鸿才思敏捷,不落窠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红发由主持而诗人,一个看起来顺理成章的华丽转身,凝聚着他多少诗外功夫啊,其诗作大气磅礴,铿锵有致,富有鼓舞人心的现场感与切合时事的主流性,自己创作自己主持自己朗诵,不亦快哉!

    罗文杰的红灯笼,还在闪烁;张玉红的子母柏,影入心扉;王俊兰的秋天“欲说还休”;马向何的夏雨,众说纷纭;静文的皮尺,随长就短,杜朝安的“长发”怵目惊心;卜俊水的月色,朦朦胧胧,吴军社的顿悟,点点滴滴;王志明的寻踪,花明柳暗,郝忠孝的兰花,此起彼伏;李海霞心中的母亲,至高至美,任凤鸣笔下的慈善,如花如春;范瑞芳眼里的矿工,不卑不亢,牛越故乡的炊烟,亦幻亦真;赵素青的方圆之道,发人深省,楼金寨的家山日出,引人入胜;冯东风回忆春叶,怅然若失,李先珍感恩企业,陶然如歌;张雁的茶,有滋有味,张银珠的树,不屈不挠;李保荣在记忆的台阶上攀登,许景福向春风中的太阳致敬;张丕杰放歌尖兵,弥足珍贵,买燕生浮舟长江,恍如眼前;马向何、王仁庭的矿山之情,刘宏守、王博达的诗歌之恋;王晋卿、焦拉仓的煤浪帆影,焦永先、褚卫兵的笛鸣诗吟;韩晋霞、侯晋霞文采与霞采共舞,吴军社、谭张俊煤歌与电歌同声林林总总真是数不胜数,恕我不一一列举了,譬如百鸟争鸣,难名其状,好似百川归海,难尽其详,就留待下一集里再让人去说道吧!

    诚如“艺无止境”、“诗无达诂”一样,云路三千同样也还有一些值得推敲与商榷的地方。诸如浅尝辄止、人云亦云、言不及义、主题先行、平铺直叙、故作高深,以及不当用词、不谙韵律、公式概念等等缺憾与不足,相信会在多看、多思、多写、多学中不断圆熟起来,循序渐进,超越前人,让更多的美文佳作出现在国家级的文学报刊上,更多的青年荣获作家诗人的称号,成为晋煤企业文化平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是立国之本,文学乃精神之源;纵观兴衰荣辱,考量古今中外,此言不谬矣!当今世界之角逐,偌大市场之竞争,越来越凸显文化之内力与后劲儿,源远而流长,根深而叶茂,信矣哉!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最终决定因素,学学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才能深刻领会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民族振兴必由之路的真谛:“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昌盛”

    一本云路三千,仅择芳林一隅,不过以管窥豹;她的出版,意为总结纪念,旨在抛砖引玉。诚愿职工朋友们、文学爱好者拿起笔来,发挥聪明才智,抖擞金玉年华“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讴歌我们的时代,讴歌我们的矿山,讴歌我们的事业,播种希望,浇灌幸福,收割青光。收笔之际,共励同勉:

    人禀七情六欲,焉无喜怒悲欢?

    躬逢休明盛世,幸居晋煤集团;

    亲见企业壮大,哪能缺少诗篇?

    昨日风雨兼程,跨过云路三千;

    明朝鹏程万里;何止跃马扬鞭;

    今天同心协力,超越百尺之竿;

    挥将生花之笔,描绘五彩斑斓;

    收割春华秋实,编织长治久安;

    继承优良传统,坚守精神家园;

    担当神圣使命,构筑文化矿山;

    有志文朋诗友,无论后生前贤。

    携手晋城煤业,期期副刊竞妍!

    2011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