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老身今年五十有一,夫家姓孟,邻里皆唤我孟大嫂。

    三年前举家搬迁到长安,外子在盛业坊盘了个铺子,专做糕点粥品的买卖,托各位乡亲邻里的福,生意还算不错。

    一年前,有位自称是陈府管家的中年男子寻上门来,说是要给府上的小夫人寻个厨娘。

    我很纳闷,陈员外是我们长安有名的富户,据说家财万贯,富得流油,这么个殷实人家,应聘者应如过江之卿,怎么会寻上我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乡下婆子?

    但他开的薪酬高,还允许我闲暇时候帮衬家里,我也就动心了。

    我服侍的那位夫人名唤昙姬,生的哟,下巴尖尖,杏眼多情,面如芙蓉柳如眉,五官别提有多标致了。就是肤色有些暗沉,额头上虽扑了铅粉,看得出生有暗疮,真是美玉微瑕。

    我进府的第一天,她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我一通,然后垂下头,用凤仙花汁涂抹着指甲,慢条斯理地问道:

    “听陈福说,你也是广东潮汕人?”

    “是。”

    她顿了下,又问:“孟嫂你有几个孩子?”

    “三个,老大已成家立业,老二刚弱冠,老三才八岁。”

    “都是男孩子?”

    “对。”

    她眼睛一亮,这才喜笑颜开,满意道:“好吧,就按陈福给的钱,从明儿起,你就来我这帮厨吧。”

    陈府跟其他富贵人家一样,餐餐讲究,口口精细,昙姬夫人也好伺候,她不挑食,只是食谱异于常人,一日三餐,顿顿都是虫草鸭汤和红糟鸡肉,虫草和红糟都是大补热性之物,久食易生痰湿,我跟她提起,她却丝毫不以为意:

    “孟嫂你不懂,这可是前御医姜大夫开的食补药膳,我有些体虚,就得吃这些调理,听说宫里的娘娘也都是这么吃的。”

    我是不懂进补之道,但如此剂量,真让人触目惊心。所谓养生有度,过补生害,连我这么个乡下婆子都知道节制,她起来不像文墨不通之辈,怎么也这么盲听盲信呢?

    昙姬夫人不但热衷食疗,脾气行事还有些怪。

    有一次我送药到她闺房,方到门口,便闻到一股扑鼻甜香,进了屋,便见屋内四角,皆设一座博山炉,袅袅异香自此而发,屋中纱幔低垂,还镶嵌一面水晶大镜,正对着福禄鸳鸯榻,那锦踏由上好花梨木雕成,俯首望去,只见床沿边刻满了伏羲女娲交合之图,凹凸不平的四周珠壁上,哎哟我的娘呀,刻得竟然全是姿态各异的春宫画!

    老身一把年纪了,见到这种阵仗也不由得老脸暗烧,可昙姬夫人神色自若,命我讲汤药放下后,继续斜躺在雕花贵妃卧上鼓捣她的那些瓶瓶罐罐。

    除了这些,据底下人说,夫人还有一抬黄木柜,里面俱是些闺阁助兴之物,什么开档的亵裤,银托子、相思套、硫黄圈、悬玉环、封脐膏构思奇妙,设计精巧,都是花了大价钱购来的。

    这位昙姬夫人的面相瞧着清纯,没想到内里擅弄风月,难怪能把阅女无数的陈员外缠得无暇分身呢。

    陈员外五十开外,身材矮胖,听说是做海运生意起家的,陈府共有三房夫人,正室几年前就已仙逝,留下两位小姐,二姨娘和三姨娘均无所出,而昙姬夫人是他的外室,还未正式进门。

    大丫鬟秋娥跟我闲唠嗑的时候说:“陈家家大业大,就是还没出个带把的继承人,老太太说了,只要主子能给老爷添个儿子,她就做主让主子过门,还扶她做正室。”

    陈员外是三代单传,眼看到了天命之年,还未有个小子,难怪老太太这么心急火燎。

    明白这点后,昙姬夫人的很多行为就好解释了:例如大堂到处摆满的送子观音像、专门用来洗澡的蒸馒头的碱料、三天两头地在长安各大寺庙道观求神拜佛。

    如此求子心切,还真让她在五月初怀上了,产期算下来,要在明年的三月,小夫人一听,愁上眉头:

    “清宫图里说四到六月才是生男孩的月份,孟嫂,你说我这胎会不会是个女儿?”

    女儿怎么了?娇嫩又贴心,我家老孟可是巴不得我再生个小女儿呢?!我正想着,又听她问道:“你生你家老大是在什么时候啊?老二老三呢?”

    我不敢回答她,赶忙转移话题:“生儿育女听天由命,这些东西哪能做得准呢!再说陈员外瞧着眼明心宽,是开明之辈,你就是生个姑娘,他也一样顾惜呀!”

    昙姬夫人苦笑:“他再开明还能撼动得了他娘?老太婆把持着家业,口风又严,我只有生了儿子,才能进他陈家门。”

    听到这些,我真是可怜她:年纪轻轻的,又是花容月貌,嫁给谁不是捧在手心里呵着宠呢?偏偏要跟这种家规森严的豪门大户多做纠缠?

    我问管家陈福,谁知陈福嗤声一笑:“无非就是攀龙附凤,妄图富贵呗!”

    “你知道她以前是出身?博山书院的女学生,放着好好的圣贤书不念,不知怎的跟老爷好上了,听说这位以前还有个青梅竹马,那书生虽说家境贫了点,跟她倒也是门当户对,可她为了跟老爷,硬是把婚约给断了。牺牲了这么多,本以为能进陈家大门,谁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呢!你说有些人呐,就是这样盲目短视,你当富贵荣华这么好到手?有钱人这么好糊弄?!从来富贵险中求,想要非同一般的享受,就得承担非同一般的风险!”

    陈管家说得刻薄了,可放在昙姬夫人身上,谁又能说不是呢?

    夫人怕生女孩,又不知在哪听说金山寺有人卖专生儿子的风水混元丹,为保万一,怀孕刚满两个月,就去了金山寺求药。卖药的是个书生,二十出头,五官齐整,夫人一见到他,就愣住了,那书生也看到了夫人,表情很复杂,但还是请她进了佛堂内室。

    我见他们神色有异,怕是有什么隐情,恰巧这时秋娥说自己头上的珠花掉了,要我帮忙一起找,我便顺水推舟,赶紧退出内堂。

    夫人回来时,怀中揣着个小盒子,眼睛却是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也不知道她是否后悔过,用青春美貌去换取如今这种七上八下的生活。

    一路兢兢战战,一直挨到了来年三月,昙姬夫人生了,却是个女儿,陈员外本来守在门口的、,一听产婆说是个姑娘,立马拉下了脸。等我捧鸡汤进去时,员外已经走了,房里就剩下昙姬夫人和秋娥,主仆两人抱头痛哭,夫人哭得尤其伤心,抽抽噎噎地道:

    “他说,他说老太太放下话了,要把囡囡送到他祖叔那里寄养说我再不生个儿子,有生之年就别想要回女儿我苦命的女儿啊我还没抱上一抱呢,就被她送走了你说我怎么这么命苦呢,肚子也太不争气了混元丹吃了那么多,到头来还是个女儿”

    看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也觉得这老太太不近人情,可是有什么办法,这泥潭是夫人你自己跳下去的呀!

    出了月子之后,昙姬夫人又把那些风月器具倒腾起来了,还托人远去缅甸购置,她重振旗鼓,想再接再厉,可陈员外却不配合了,说是近来生意出了岔子,没有情致,连回家过夜都少了。

    昙姬夫人一开始还能谅解,到后面越发疑神疑鬼,总怀疑员外背着她又物色其他年轻娇美能给他生儿子的小姑娘去了,于是借口跟他吵架,吵得陈员外越来越不耐烦,回来的次数更加少了。

    夫主不临幸,旁人也跟着跟红顶白,陈管家没有了之前的殷勤,都不怎么来这别院了。整个院落,只剩下我,秋娥,还有门房三个。

    昙姬夫人越发憔悴落寞,妆容化好了又卸,卸了又化,纱衣罗裙穿了又解,解了又穿,到了最后,再也没有梳妆打扮的兴致,镇日就躺在贵妃卧上,懒洋洋的看着窗外,目光没有焦距。

    她这样,看得我们十分难受,再怎么麻木无情的人,眼见一朵水灵灵的花枯萎下去,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可是怎么说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她上过私塾,识文断字,真要用心勤奋,在这十丈红尘,不愁活不下去,可她却选了另外一条看似便捷却更加凶险的路。

    后来的一天夜里,我半夜腹饥,起身去厨房弄点吃食,经过后院时,刚好瞥见秋娥守在偏门口,接了个灰袍男子进来,轻手轻脚地领进了东厢,那正是昙姬夫人所寝之居。

    借着月色,我瞧出了那男子的身形,似乎颇有点像金山寺里那个卖药的书生。

    红杏出墙?旧情复燃?

    谁知道呢。

    那是老身在陈府别院里帮佣的第十三个月,也是最后一个月——瞥见了那幕,我总担心会惹上祸事,平白受池鱼之殃,便借口说家里事忙,辞工不干了。

    昙姬夫人以后的事,我没有再打听,也不知道自我离开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后续,只知道今后决计再也不去什么朱门大户帮佣了,那些个大宅门,埋葬了太多的娇语红颜,断送了太多锦绣青春,总让人提不起劲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