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契丹萧太后 > 三十三汉宁二郎山拒命 萧绰五凤楼上观灯

三十三汉宁二郎山拒命 萧绰五凤楼上观灯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踏上归程,刘玉兰就开始不安起来,她不停地问辽国的事,关于风俗,关于地理,关于人民,关于皇上,关于皇后,还有耶律斜轸的家庭,之后,便陷入深深的沉默之中。她的话语随着队伍的行进,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简短急促。

    耶律斜轸感到奇怪,他想不通问题出在何处,她的脸色渐渐变得阴郁,她的眼睛里贮藏了忧虑和恐惧。夜晚,她非要他抱着她睡不可。一夜梦呓不断。许多次,他醒了,见她也醒着,眼睛睁得很大,又失眠了。

    进入辽境,刘玉兰变得狂躁易怒,而且,她似乎故意疏远耶律斜轸。常常一个人跑出去半天才回。和耶律斜轸谈话也心不在焉的,尽说没头没脑的话。耶律斜轸曾嘲笑她灵魂出窍了。

    “到陌生地方,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心情的。”耶律斜轸自言自语,“她心里苦,多陪陪她就是了。”

    一天早晨,耶律斜轸醒来,发现刘玉兰不在身边,穹庐内外也没有她的身影。他朦朦胧胧记得她起了床,给他盖了被子,似乎还在他的额头上吻了一下。一种不好的念头向他袭来。他找来哨兵询问。哨兵说,半个时辰前,夫人朝东南去了,说要到集镇买东西。

    耶律斜轸忙骑上马冲出军营,翻过两座山,追上了急急奔走的刘玉兰。他跳下马拉住她说:“玉兰,你怎么了?怎么不辞而别?”

    刘玉兰气嘟嘟地挣脱他的手,脸撇向一边:“你让我走,别拦我。”

    “我做错什么了?”耶律斜轸一脸无辜望着刘玉兰。

    刘玉兰扭开头说:“错了,的确错了,我们根本不能在一起。”

    “为什么?”

    “你是契丹人,我是汉人,胡汉是敌人,不能是亲人。”

    “胡说,天下一家,我喜欢你,不管你是胡人还是汉人,我都要和你在一起。”

    “我不爱你。”

    “不,不可能,几天前你还说你一直等着我,哪怕深宫紧闭,哪怕重门深锁,你的心无时无刻不想念我,期盼我。”

    “那是骗你的。”

    “不,你骗不了我,这些年来你一直珍藏我送给你的那副写着我的名字的折扇,哪怕它已破旧拆开,你一直没忘记我后脑上的一块伤疤,甚至连我不爱吃茴香都记得清清楚楚,你怎么会不

    爱我呢?看着我,你为什么不看我?”

    “别说了,汉宁,求你别说了。”刘玉兰泣不成声。

    耶律斜轸拉着她的手问:“到底为什么?”

    “汉宁,你让我走吧。”

    “不,我不让你走,历经千辛万苦我们才在一起,我决不让你走。”

    “汉宁,你现在已做了官了,皇上那么信任你,你已有妻子了,她那么爱你,还是皇后的侄女,你的前途无量,我跟你去了,会毁了你的。”刘玉兰泪珠如雨。

    “我就知道你为这个才离开我,我不在乎什么前途不前途,你不在我身边,再好的前途也黯淡无光。我这就回去辞了这官。”

    “别,正因为怕拖累你,我才不能跟你在一起,你这样,我更不能和你在一起了。原来恩公怕我耽误你的前程,将我送人宫,我还有些怨他,现在看来我的确不能和你在一起。”

    耶律斜轸哭了,他说:“不,我不会让你走的,我们已经让人家拆散了那么多年,现在谁也休想阻止我们在一起,只要你不离开我叫我干什么都行。”

    刘玉兰低着头哭,耶律斜轸将他扶上马。他们披着朝霞,缓缓地信马由缰地走。晨风拂面,撩起她的秀发不断地轻柔地扫过他的鼻翼,脸颊,淡淡的香味如低婉的歌,引得他阵阵冲动和串串联想。他将鼻子伸过去,紧贴她的秀发,让整个脸埋在秀发里,他的胳膊紧了紧,让她紧贴着自己。

    “汉宁。”

    “嗯。”

    “你轻一点,人家简直让你勒化了。”

    “是吗?化了好,化了,我就把你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不是死了。”

    “你死了也是我的。”

    “你是个魔鬼。”

    耶律斜轸大笑,他双腿一夹,马扬头快跑起来,他快活地大叫:“对,我是魔鬼,我就是你的魔鬼,我就要把你装在肚子里,让你永远和我在一起。”

    他们跃上山顶,正好太阳升起来了,云蒸霞蔚,明艳瑰丽,颇为壮观。

    “汉宁,这山叫什么名字?”

    “二郎山。”

    “二郎山,这儿好美,要是能在这儿住下来,多好。”

    “你想在这儿住?”

    “嗯。”

    “等我有钱了,把这儿买下了,给你盖房子,就盖在这里。”

    刘玉兰笑起来说:“你要把我当尼姑养起来吗?”

    耶律斜轸说:“我好不容易才把你弄到身边,怎么会让你去做尼姑?”

    “那你为什么要在这儿给我盖房子?”

    “这儿有什么不好吗?”

    “只有庙宇建在山顶,住房多在山脚。”

    耶律斜轸笑道:“是啊,不过,你们汉人不喜欢住毡帐,真奇怪。”

    “汉人喜欢安定,喜欢始终如一。”

    “我也是,我也始终如一。”

    “只怕有人口是心非。”

    “我要是口是心非,就让我万箭??????”

    刘玉兰急忙掩着耶律斜轸的嘴,嗔道:“人家一句玩笑话,你就急得赌咒,往后,谁敢跟你说笑。”

    耶律斜轸说:“我说的是真的,我对你一定始终如一,你喜欢安定,住房子,我们就住房子,我们就在南京盖房。”

    “不,汉宁,我们还是去放马牧羊吧,我们一起赶着羊群,一路欣赏风景,多惬意,多快活呀。”

    一路说笑,他们走进了营寨。毡帐内立着一个汉人,见耶律斜轸牵着刘玉兰进来,上前向刘玉兰跪下,说:“臣卢俊向娘娘请安。”

    耶律斜轸问:“你是什么人?”

    卢俊说:“汉驸马卢俊。”

    “你来干什么?”

    “替辽皇后娘娘传书,顺便请娘娘回去。”卢俊说罢,取出一封信递给耶律斜轸。

    耶律斜轸看罢信,作色道:“你在皇后面前告我的状?”

    “不,我是去求救的,是皇后猜到你会打我家娘娘的主意。”

    “是,我就是为玉兰才救你们太原的。”

    “我要带娘娘回去。”

    “你家皇帝已将玉兰还给我了,你个驸马有什么话说。”

    “大辽皇后让我带娘娘回去。”

    “休想,玉兰是我的人,你休想带走她。”

    “这是皇后的旨意。”

    刘玉兰忙说:“汉宁,就算你我无缘,让我跟卢驸马回去吧。”

    耶律斜轸一把将刘玉兰拉到身后,厉声说:“卢俊,小心我宰了你。”

    “你敢抗旨?”

    “来人,把这人拖出斩了。”

    卫士一拥而上,将卢俊绑了个结实。

    刘玉兰忙挡着士兵,说:“不可,汉宁,不能杀他,杀了他,我就成罪人了。”

    “太可恶了,凭着皇后的旨意就狐假虎威来压我,你这没良心的东西,没有我,你现在连一个狗窝也没有,还凭什么来向我要人,把他给我轰出去。”

    卢俊喊道:“耶律将军,你要三思呀,抗旨大罪,你可担当不起呀。”

    耶律斜轸哪里肯听,挥手让卫士将卢俊拖了出去。

    刘玉兰泣道:“汉宁,你还是放我跟卢驸马回去吧,你不能为我违抗圣旨呀。”

    耶律斜轸气得下巴乱颤,他把官帽扯下,朝地上一掼,脱下官服扔在地上,双眼喷火,说:“大不了不要这行头了,她还能把我这头拿去吗?”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

    刘玉兰默默地拾起官服官帽,将其叠好,抱到一个箱子前,打开箱子,取出一件青缎夹衫儿和一顶银灰色貂皮帽。

    耶律斜轸忙走过来,拉着刘玉兰的胳膊,说:“玉兰,你要干什么?你别走。别离开我。”

    刘玉兰笑了笑,将官服官帽放进箱子里。拿起貂帽戴在耶律斜轸的头上,又给他穿上夹衫,上下一打量,笑道:“帽子将就,夹衫略小了些,不过看起来,倒有几分儒商的气派。”

    耶律斜轸没听见她说些什么,只担心她会离开他,他可怜兮兮地说:“玉兰,你别走,只要你不走,我什么都听你的。”

    刘玉兰叹道:“好,汉宁,我听你的,我哪儿也不去,你到哪儿,我就到哪儿,你削了官,我就陪你放羊,你坐牢,我也跟进去,皇后要杀你,我就先在你面前自殪。”

    “不许说丧气话,皇后是个重情义的人,她会可怜我们的。”耶律斜轸这才放下心,低头看着身上的夹衫说:“你给我穿这些干什么?”

    “试一试呀,看看相公脱了官服,换这一身打扮怎么样,不错,照样威武英俊,还气派。”刘玉兰赞道。

    “这是谁的衣服?那个死皇帝的?”

    刘玉兰生气地把头扭向一边,说:“我从来没给他动过一针一线,这衣服还是我在刘继业家偷偷为你缝的,来不及给你,我就被送进宫里去了。”

    耶律斜轸看看身上,笑道:“胖了,我长胖了,看这衣服有些紧了。”

    “不要紧,改一改刚好。”

    “怎么改,大改小容易,小改大难。”

    刘玉兰笑道:“你就等着瞧。”

    皇上仍在南京,耶律斜轸便到南京复命,韩德让到城外迎接他。韩德让见过他和刘玉兰后,把他拉到一边说话。

    韩德让问:“二哥准备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当然去见皇上呀。”

    “二哥,依我看,你还是先不要晋见,皇后正在气头上,大哥正在劝她,你这时去见她等于火上浇油。”

    “那就先进城找个地住下来。”

    “还有------”韩德让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

    “二嫂也来南京了伯父伯母都来了,住在留守府里。”

    “你接他们来的?”

    “不,皇后接他们来的,明年南京要大张彩灯,庆贺皇子三岁辰诞。”

    “那他们不是要在南京住上四个多月?”

    “是的,你是不是先到留守府见一见他们,我刚出来时,二嫂还惦念着你。”

    “好,我带玉兰一块去。”

    “使不得。”

    “如何使不得?”

    “会出乱子的,她去了,二嫂如何受得了?”

    “那怎么办?总不能把玉兰一人丢在城外吧?”

    “大哥家里空着,要不,先让刘------二嫂到那儿去住。”

    “好吧,就这样。”

    韩德让回到宣和殿,耶律贤气色温和,微笑着朝韩德让点点头。萧绰怒气稍息,但依然气忿难平。室昉陪在一边,神色紧张。

    “耶律斜轸怎么没来?他敢抗旨,不敢进见?”见韩德让走过来,萧绰劈头就问。

    “他有点事要耽搁一会儿。”

    “为那女人?”

    “不,军中有些事要安排。”

    “没有一位忠心的,他不是去他家里吗?”萧绰示意室昉。

    韩德让吃了一惊,转头向室昉看了一眼,室昉的眼神告诉他,她什么都知道了。韩德让说:“是,臣见皇上,皇后恼怒,所以,臣自作主张让二哥先避一避,免得让您们见了更生气。”

    “你倒是很为寡人着想,你这是徇私,是欺君。”

    “臣甘愿领受责罚。”

    萧绰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耶律贤说:“皇后息怒,事至如此,不要再勉强了,室昉说的在理,虽然耶律斜轸胆大包天,违抗旨意,但太原毕竟是他救下来的,功劳居伟,皇后知道他的脾气,弄不好我们会失去一位难得的人才,况且,他的痴情让人起敬,谁能十几年只惦念一人,为她出生入死?再说,他带刘玉兰回来,刘继元已答应了,我们何必阻拦呢?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就成全这对鸳鸯吧。”

    萧绰说:“成全了这对鸳鸯,却毁了那对鸳鸯。都怪我不长眼,害了婉容。”言讫,泪落了下来。

    耶律贤道:“不会的,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很正常嘛,只不让别人做了耶律斜轸家的老大就行了。”

    萧绰又叹息了一声说:“就你们男人能三妻四妾,你们不知道做女人有多苦。”她看了韩德让一眼,说:“你去跟耶律斜轸说,抗旨的事寡人不追究了,他和那女人的事寡人也原谅她了,但那女人不能踏进他家半步。”

    韩德让高兴地说:“多谢皇恩。”起身就走。

    转眼间,到了次年的正月十五,南京城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披红挂朱,只把南京打扮得花团锦簇,到了夜晚,万灯齐放,灿若星汉。从五凤楼到迎春门更是灯火通明光彩流溢。整条大街成了灯的世界,人的海洋。似乎全城的人都跑到这儿来了。又似乎

    这条通衢大道一下子变窄了。人们摩肩接踵簇拥着到这来成了一个巨大的回流湾,哪里迈得开脚步?挤飞帽子,撕破裙子,踩掉鞋子的惊呼声此起彼伏。赞美声,嬉闹声,埋怨声不绝于耳。

    五凤楼里里外外装饰一新,内外都悬挂着灯笼,大者若犀象,小者若梨桔,玲珑剔透,巧夺天工。这是人对光的诉求,对影的解析,对美的渴望,这是被压抑的寻欢作乐之心的总爆发。

    耶律贤,萧绰领着一帮文武大臣登上五凤楼。萧绰拉着萧婉容,耶律贤跟在萧绰的后面,一面观灯一面与雪雁抱着的皇子隆绪逗笑。他身后跟着萧干,韩匡嗣,耶律贤适耶律休哥,萧继先,室昉,邢抱扑,马得臣,韩德让以及大臣们的命妇和外国使臣。

    这是大辽首次举办元宵灯会,契丹人没有元宵节。今年驻跸南京,一则入乡随俗,二则庆贺隆绪满三,三则向外示信,显示大辽政治清明,人民融洽。因此大肆操办,广布恩泽。萧绰虽在南京长大,看过几次灯会,但都不及这次规模宏大,她今日兴致颇高,拉着侄女东瞧西望。耶律贤是头一回见这灯的海洋,若小孩子见到了货郎手中各色小玩意一样,兴趣盎然,目不暇接。

    大家一边走一边赞叹,流连在这片流金泻银的光辉中。耶律贤问:“室贤卿,你家住在南京,南京每年都如此繁华热闹吗?”

    室昉说:“不是,往年只这儿一盏,那儿两盏,数点寒星,哪及今年,简直把银河都搬来了,南京人都沾皇上的光了。”

    耶律贤笑道:“室贤卿真会说话。”

    萧绰也笑道:“这几年室爱卿都成了马屁精了。”

    马得臣说:“室参政不是溜须拍马之人,皇上看这街上繁星闪烁,璀璨夺目,但它们毕竟只盈尺之光,皇上,皇后才德配日月,有亿丈光芒。”

    萧绰说:“又来了一个。”

    室昉说:“禀皇后娘娘,臣并非讨好皇上,自皇上登基以来,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虽有小变,无伤大体,长此以往,则大辽中兴不远了。”

    众臣齐声附和。

    萧绰道:“大辽中兴,全凭诸位齐心努力,非一人之力所能及。”

    众臣立刻表示愿尽忠尽责辅佐圣上成就万世之功。

    大家说笑了一阵。

    耶律贤说:“室贤卿,汴梁的元宵灯会有如此繁华吗?”

    “恐怕不输于此,臣虽未去过那里,但从古人笔墨中可窥一斑。”

    “哦,说来听听。”

    “初唐诗人卢照邻有一首诗说的是长安元宵节的盛景,由此可以想象汴梁景象:‘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萧绰听罢连连叫好。

    韩德让说:“还有一首好诗,也是咏元宵的,为唐宰相苏味道所写:‘火树银花台,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萧绰笑道:“苏模棱写起诗来不模棱。”

    耶律贤听不明白问:“皇后此话是什么意思?”

    邢抱朴笑着说:“皇上,这苏味道诗作得好,但是官当得不好,他当宰相几年,毫无建树,做事拖沓,奏事模糊,说了等于白说,因此人们送他一个‘苏模棱’的诨号。”

    耶律贤大笑道:“好一个‘苏模棱’,居然任宰相数载,大唐盛世,怎么用这样的人才?”

    马得臣说:“皇上有所不知,他是装糊涂。当时,武后擅政,废黜李氏诸王及勋臣贵戚,天下汹扰。苏味道一怕取罪于武后,二怕得罪李氏宗党,所以装糊涂,明哲保身。”

    耶律贤说:“原来是这样。”

    萧绰正色道:“寡人认为他苏味道就是首鼠两端的小人,只求明哲保身,不为黎民百姓打算,这样的人应该名正法典。各位爱卿办事千万别装糊涂呀。”说罢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韩德让。

    耶律贤适忙附和道:“是的,只有大家一条心,才能中兴大辽,年年有灯会看。”

    “呵,这儿也有一首诗呢。”萧干叫道。

    众人都围过去看,只见一只宫灯上写着四句话:“林中有玄话,大手来卜卦,句句皆吉言,君要向上爬。”

    “这是什么诗?”耶律休哥说。

    室昉说:“这不是诗,是谜语。”

    “谜语?”耶律贤凑过来看了看说,“哦,在这儿,打一字。”耶律贤想了想,没猜到。

    萧绰看了看,微笑着点点头。

    这时,萧婉容叫起来:“我猜到了。”

    萧绰笑着问:“是什么?”

    “攀。”

    萧绰说:“婉容真是聪明。”

    这时,众人又寻一首:“柜里坐一人,不吃又不行,人夸法力大,乐意被烟熏。打一物。”

    耶律贤看罢即说:“这个朕猜到了,众卿猜到了吗?”

    大家都摇头说:“没有。”

    “这不就是佛像吗?”耶律贤哈哈大笑。

    萧绰笑着说:“皇上,你看你的一帮蠢大臣。”

    一句话点破,耶律贤收住笑,旋即又笑起来,说:“原来你们都装糊涂呀。”

    正在这时,只听见萧婉容惊叫一声,脸色苍白,浑身颤抖,随即双手捂起脸来。萧绰,忙向楼下望去,一个熟悉的背影在街上一闪,随即混入熙熙攘攘人流,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