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傲雪之梅文集 > 我的爷爷是红军

我的爷爷是红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21年10月,我的爷爷出生在大巴山深处一个普通的人家。家里虽不能说大富大贵,但也能丰衣足食。宽敞的四合院,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若隐若现。我一直在想,爷爷当时也算是电视里所叫的少爷吧!

    在他小时候,生活应该无忧无虑。风雨飘摇的年代,贫穷的大巴山,纯朴的山里人,落后原始却处处充满人情味。爷爷从小机灵可爱,聪明帅气,很受长辈邻居们的喜爱。

    在他十二岁那年,他成了乡共青团的一员。当时,社会动乱不堪,那些共青团的孩子们,几乎都是贫苦人家出身,目的也是保家卫国。爷爷在共青团没呆多久,中国共产党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领导下进入我们川北,与川陕边党组织创建了川陕根据地。爷爷得知这一消息,突然觉得乡共青团太小太乱了。小小年纪的他也真是年少气胜,没跟家里打声招呼,就跑去报名参军,当了一名真正的红军。当时家里人特别着急,以为爷爷丢了,亲人难过了好一阵,乡里乡亲都说,这么乖巧懂事的孩子丢掉了真可惜。

    爷爷参加了红军,由于年龄太小,上战场暂时还不行,就被安排在炊事班。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张国焘战略配合红一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令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强渡嘉陵江,向西挺进。5月中旬占领了茂县、理番。6月,抵达岷江以西的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6月17日,张国焘、陈昌浩反对向东向北发展的川陕甘方针,复电中共中央,认为“北川一带地形给养均不利大部队行动”“敌已有准备”、不宜过岷江东打。提出向西发展“组织远征军,占领青海、新疆”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继续北上,他们南下再过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创建根据地。那一年,爷爷还不到14岁。恶劣的天气,寒冷潮湿,部队征战也损失惨重。爷爷当时就一件单衣,一双草鞋,路上也基本上没多少吃的。后来,听爷爷讲的亲身经历真跟我们书上读到的一般。他们开始还有面饼之类的干粮,后来干粮没有了,就挖野菜,到最后来,只能吃树根树皮,连水都成了困难,长这么大,第一次体味到了什么是饥寒交迫,什么叫命如草菅。在过草地时,爷爷还亲眼看到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战友落入了沼泽地,他还没来得及呼救,另一位战友去搭救,也一便陷了进去,永远也没有起来。当时,爷爷就在想,如果能活着出去,便是一件多么幸运且奢侈的事情。

    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张国焘背叛中国共产党投靠了国民党阵营,爷爷同张国焘部下的许多红军战士,也不得不随之进了国民党阵营,爷爷仍然是炊事班的一名炊事员。在国民党部队里,爷爷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一心想逃离,回到共产党身边。于是,没呆多久,他和炊事班的另两名战士,在一次行军途中,偷偷的逃跑了。那时他们也不知道红军去了哪儿,他们想,即便是找着了红军大部队,可也担心自己曾进了国民党阵营而误会他们。想起自己参军的历程,不免有些荒唐。保家卫国似乎不行了,小小年纪的他们,身上什么东西也没带,没钱没吃的,也不知道去哪儿,只得沿路乞讨回到了大巴山的老家。

    爷爷回到家乡后,就娶了当地一个财主家的女儿为妻,那漂亮温柔且知书达礼的三小姐,也就成了我的奶奶。从此爷爷奶奶和许多山里人一样,过着男耕女织的普通生活。

    爷爷的一生都在以一个红军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亲人。爷爷历来勤俭节约,记得小时候,我们晚辈们都不敢在桌上落下一粒米,因为我们都害怕爷爷阴沉的脸和严厉的呵斥声。爷爷对乡亲们却很友善。爷爷儿女七个,裹着小脚的奶奶只会背三字经,女儿经之类的,会绣花,却不会干农活,所以,家里大大小小事都落在爷爷一人身上,再则那几年中国刚刚解放,老百姓的日子还处在极度贫困之中,尽管这样,爷爷还经常接济村里那些贫困的人家。爷爷常说,只有大家都好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好起来,朴实的话语总时刻在引导着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人。

    爷爷晚年的时候,当地政府应了党中央要求,找到了他和当年和他一起逃回来的两位流落红军,登记上册后,每月政府给爷爷发放了一定的生活补贴。最开始是十几元,慢慢涨到了二十几元。当时爷爷可自豪了,自己也算是“吃国家粮”的人了。于是,每年春节的时候,我们的压岁钱从5毛一下子涨到了5块,可乐坏了我们这一群孙子孙女们。

    也许是命运捉弄,幸福生活并没持续太久。两年后,爷爷得了一场大病,危在旦夕,及需输血。家里也拿不出钱输血,经过检查,爸爸和小叔叔的血液符合爷爷的血液标准。可当时正值农忙时节,爷爷的儿子女儿虽多,家里都很贫穷困苦,爷爷知道爸爸准备输血给他,死活不让,说如果输他们的血给爷爷,他就立刻拒绝一切治疗,甚至还扬言要撞墙自杀。后来爸爸他们继续给爷爷做思想工作,爷爷只勉强同意农忙后住院输血。无奈之下,只得从了爷爷,可农忙后,爷爷已经病入膏肓,医生的一声叹息,爸爸他们才明白已无回天之力了。

    爷爷生病期间,政府不小心错给爷爷多发了一月生活补贴。那时,爷爷生病特别需要钱,爸爸他们几兄弟商量拿来先用着,以后有钱了还给政府就是。可爷爷知道了,怎么也不同意,命令大伯父立马把钱退还给政府,还力争言辞的教训了爸爸他们,说,如果中国人人都这样,为己私而不顾国家利益,那样,中国很快又会回到从前那个动乱不堪的年代了。还声俱泪下的教育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呀!他这一生,都不会欠任何人的,更何况是我们的国家!当大伯父和爸爸一同去把钱交给政府工作人员时,那些工作人员都感叹说:从没遇到过像你们这样正直的人!爸爸现在还为此感慨万千,想想现在某些共产党干部,哪儿还有一丝当年红军的影子。

    爷爷最终还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给我留下一句“梅子,好好学习!”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那一年,爷爷69岁。

    从此,我们,只能在回忆中寻找爷爷的影子;我们,只能在一个又一个红军故事里,找寻爷爷的足迹。但不管在哪儿,我都不会忘记,我是红军的后代,我的爷爷是红军!

    父亲口诉,傲雪之梅整理

    2014年3月9日于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