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安德森文集 > 在四合院的那些事

在四合院的那些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一个四合院里度过的。我们住的大院有内外两个,是一道大门进的。外院有五家人,邓家,赵家,周家和薛家。邓家有三个子女,一儿,两女。周家有一儿,一女。内院也有五家,我们丁家,有母亲、我和我妹妹仨,住在堂屋,用木板隔出的一间,大约二十平方的房,只能安两床,一柜,一书桌。还是房产公司的,每月还要缴五角钱租金。姓李的有三家,他们是姊妹,他们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凌家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我们这些小朋友都很和气,经常在一起玩,发生了轻松,简单,纯朴,有趣的那些事。

    那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都没有作业的压力,我们小伙伴们有十几个,七个男孩子,五个女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玩打绿头苍蝇来逗蚂蚁,把苍蝇放在有蚂蚁经过的地方,眼睛盯着,等它去把蚂蚁群带来搬运那苍蝇。这时,我们小伙伴就用纸把他们围住,再点上火,看它们在大火中逃亡,或烧死,当时很乐,现在想了有点残酷。那时到处都没有扑克卖,我们就买毛主席语录卡来自己做扑克,先用白油漆涂上等干了,再在上面画上红桃、梅花、方块、黑桃,和数字,就可以一起玩了。没有毛主席像章,就用有毛主席去安源的邮票,把毛主席剪下来,贴在白瓷板像章上,再用鸡蛋清涂在表面,就是自制像章了。再就是做“躲猫猫”的游戏,先划锤包剪,划输了的当猫猫,划赢了的当老鼠,去找个秘密的地方藏好,让猫来抓,被抓到的就该下次当猫猫,没有被抓到的继续当老鼠。内外两个院的卡卡角角都被我们藏过了,有时大人们却不太高兴,因为把他们的屋子里的东西翻得乱七八糟的了。晚上我们伙伴们就上街去,跑猫猫。因为可以跑好几条街,猫需要追到老鼠,并且抓到才算。跑得满头大汗,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很快乐。外面文革的两派开始武斗了,我们就在院内玩得多了。跳梭梭,就是用瓦片或者雪花膏的空盒子,在地上划好的格子里单脚踢,不能占线,占了线就该别人来跳了,看谁先跳到最高格,算赢。打二连,用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几个,丢在一米多远划定的线外,如果丢来有两币叠在一起,你就用瓦片,打散它,就算赢,那打开的钱就是你的了。夏天,我们在厨房里抓偷油婆(蟑螂)装在纸盒里,等到满街的躺在凉板上的人都睡着了,我们小伙伴就把蟑螂,在他们的身边放出去,骚扰他们的休息。我们就躲在旁边偷偷地看,他们被蟑螂骚扰的窘态,乐得不得了,忍不住要笑,当然是场恶作剧。吃甘蔗的季节,我们就用刀,将甘蔗立起来,然后用力将甘蔗皮划下去,划了皮多长,就赢得多长的甘蔗。很讲划和用刀之力的技巧,划厚了,划不下来,划薄了,赢不了太多。夏天,我们男孩子还去老城墙上的老黄角树,在它的老杆上用刀割开口,就流出了白色的树浆,满满地把这些浆缠绕在竹竿巅上,就成为了用于粘蜻蜓和蝉的胶了,还去网蜘蛛网来粘蜻蜓。不管天气又多么热,我们都到处跑,不知疲倦地去寻找蜻蜓和蝉。跑累了,一身大汗,孩子们就一起去,春场坝游泳,锻炼身体又玩水。比我大的伙伴经常去抓麻雀,还有些鸟蛋,也去捅蜂窝,得到蜂儿,去钓鱼。记得那时,北门和东门码头,停泊着很多装大粪的木船,船的周围有很多黄辣丁鱼,我们用大头针做鈎,一梗叉头扫把的竹子当鱼竿,鈎上蜂儿,就很容易把黄辣丁钓上来了。弄到这些东西,我们就用小铁筒做的小炉子,大家一起来做饭菜,东家出点油,西家出点木炭,就这样弄熟,一起享用,在那个生活很困难,物质很贫乏的时期,有这样的美味,好享受啊!那个凌婆婆的丈夫是被解放军枪毙了的,她又是个地主婆,她带我去中医院看过鼻炎,医生开了苍耳合剂吃。但她也很爱告我的状给我妈妈,让我挨打,我也就报复她,在她的泡菜坛里,在她要去厕所的门上,放烧过了的蜂窝煤,这样的恶作剧。我们院里只有一个厕所,晚上我知道陈小妹去上厕所了,经常去装吊板鬼,双手吊在厕所门外的楼梯上,用手电筒照着伸长的舌头从下向上,当她从来时,看见我装的鬼,吓得她哇哇大叫。我还经常扭着跟陈小妹一起玩,她烦我了,我还扭着她,直到把她逗高兴了,我才罢休。男孩子就在街上滚铁环,比哪个的铁环大、粗,谁滚得又快又好,有时也比谁滚得最慢,又不倒,玩得都很开心。自己用竹筒来做水枪,伙伴们一起打水仗,也比谁的水枪射水远。用小木板做小帆船,船下面有橡皮筋和铁皮螺旋桨,把螺旋桨套上橡皮筋,用手把橡皮筋绞紧,再把船方在大盆的水里,船就开动了。还用锡的牙膏皮洗干净,放在锅铲里,在炉火上熔化,倒入竹筒,马上用铁钉插在中间,留出一个火药洞。这就算是做好了枪管,然后用橡皮筋带动那铁钉,那小洞里放上火柴头,拉紧橡皮筋,一放就打响,这就是我们男孩子们自制枪。还可以把那锡陀栓上布条,用铁丝固定铁钉,洞里放点火柴头,往天上一扔,落在地上就炸响,好好玩。那时,有自行车就很奢侈了。我们又想骑,所以就到人民广场去租来学骑,大概一小时两角钱,我学了三次就会骑了,但是家里没有自行车,也就没有多少机会骑。我们还用旧的弹子盘、木板和木条来做三轮车,前面一轮,后面两轮。双脚踏在前轮的轴两端,控制车的行驶方向,后面还可以站个伙伴,到坡度较大的抗建路去从上向下开,很有速度感的快乐。大哥哥还教我怎样安装电灯,和日光灯,修理家用品等,这些动手的实践活动,家长们是不干涉的。母亲工作忙,家里还有个小妹妹,所以,我就担任了买菜,买米,买煤圆,铧柴,做饭菜,洗衣服的家务,母亲还教我怎样用针什么法针补破袜子上的洞。我们内院的各家都买了一、两只小鸡,小鸭来喂,大了就好改善家人的生活了。凌家那个孙儿很怜惜他家的鸡鸭,每到他奶奶要杀那鸡鸭时,他都要又哭又闹,阻止他奶奶,我们小伙伴们都笑他,认为他不想吃鸡鸭肉。我在家为母亲分担些家务也是生活的锻炼。为我们以后生活、工作有很强动手能力打下了基础。

    外院的邓家母亲是幼儿园老师,父亲是宜宾市工商银行的职员,他的大儿子在初中就偷着吸烟,晚上,他父亲就在靠紧内院的房间里教育他,打他,他很勇敢从不哭出声来。但是,我们伙伴们都觉得他不该吸烟。外院有家姓赵的,夫妻俩没有孩子,他们是宜宾市搬运公司工人,养了好多小白兔在家里,一间屋子,就养在他们的床周围,很大股臭味,我们孩子们还是经常去看那些刚出生的兔子,不过他们不让我们摸,说是我们摸了,兔子会生病。内院李家一个是小学老师,一个是她大姐妇幼保健站医生,还有个是她二哥中医院针灸科医生,我家是工人家庭。我记得,那时我家里没有一本书,开始我就将买菜节余的几分钱,买本连环画,有时也在地摊上用一分钱看一本连环画。李老师看我喜欢读书,她也借些她孩子们读过的课本书给我看。小学的李老师还有个朋友姓罗,在皮仁堂抓中药,有时也来我们院里耍,就要我和她们打长牌,斗十四和抓。罗老师的丈夫姓陈,当时他在宜宾市的书法界都很有名的。也很有书法才能,他送我一幅行书,李白的白帝城,笔法很纯熟,文雅。自今我还保存着,只是,老鼠给我吃了两个字,好遗憾。初中时期,我也开始买些历史,文学、哲学的小册子来读,有时也去大观楼(宜宾市图书馆)借阅些书来看,大大开阔了我的知识眼见。为以后的学习增加了些感性知识。我坚持记日记,三舅来我家耍时,也看看我的日记,给我纠正些错别字。我家隔壁的那个针灸医生还会画中国画,他画画时我也经常去看,有时怕打扰他,就隔着窗子看他画,他画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印象最深刻,苍松白云,茅屋樵夫,提款,印章。还有他画的四君子图,梅、兰、菊、竹。三君子图松、竹、梅。到我读高中了,我对中国画很感兴趣了,我犹豫了好几个月后,就请他教我画中国画,他没有答应,也没有完全拒绝,只是说要我先练书法,他也没有多说什么。我认为书法也是中国画的基本功,我就开始练习柳公权的柳体大字,王献之的小字,他也从来没有来指导过我,可能他认为我就没有培养的必要,没有那艺术的潜质。但是,我仍然经常天天练习,慢慢地书法也有了些进步。到我高中毕业了,他可能是为我的努力所感动,或者是对我继续练习书法的鼓励,送了我一幅工笔画的群猫图,图上的猫各具形态,深动有趣,栩栩如生。在我印象中,他的画是极少送人的。我把它送给了我高中的班主任留恋了。李医生的书画也影响了我一生爱好,至今我仍然以书法、中国画作为我的业余爱好。那个女的李医生也教了些卫生知识给我们大家。我们内院的各家都互相帮助,像我母亲上班很早就去了,那个二姆姆(李医生之妻)就等我睡醒了,来帮我穿衣服,还喂我饭。来自福建的刘奶奶也帮助我发火做饭,有时,我中午放学回来,她还让我在她的炉子上做饭,为我上学节约时间,真是好感激她们对我的帮助和关怀啊!院里,有哪家的亲戚从外地回来,带了东西都每家分享些,全院的人都像过大节,那么高兴和热闹。突然的某天,我又喜欢唱歌了,就按照战地新歌上的歌,学习识谱,还学习吹笛子和竖笛。记得我的大嬢从乐山来我家了,她知道我喜欢唱歌,回去后,还亲手为我抄写了几首当时最流行的歌谱,用信给我寄来,对我的确是个很大的鼓励。这些也说明,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

    我们这些小伙伴们都长大了,都走出了四合院去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结婚的结婚,就只有过年回家,内院伙伴们的才见面,开始还聊聊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后来话就越来越少了,心也越来越远了,陌生感就更深了。外院的朋友就根本没有见面了。后来城市改造,我们的四合院被拆了,返还了我们六十多平方的单元房,那些邻居也各奔东西,后来父亲把那房子也卖了,四合院里曾经的伙伴们的联系就完全断了,但是,我对四合院曾经的那些美好事的怀念是不会断掉的。

    2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