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残不废文集 > 我的出生背景及年幼故事

我的出生背景及年幼故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实在,幼时没什么记忆,那些幼年故事只存在于抚养我长大的长辈们的脑海里,通过他们的讲述,才使我在回忆与想象中把幼年故事鲜活的再现。

    ——写在文字之前

    我的家乡在罗定的一个偏远山村——高垌,而我却出生在台山的一个海边小镇——广海,究其原因,还得从祖辈讲起。

    自九世祖文勋公从清水塘迁居高垌起至今粗略估算已有二百年历史,祖辈靠开垦山地,种桂,种经济作物,插水稻,自养牲畜为生。

    而到我十四世祖爷爷那一代,主要是以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不过爷爷勤快,又聪明能干,在当地农村显出了过人的本领,他学会了做地理择日及医牛,平时还帮人杀猪、磨面粉等,什么活都肯干,所以生活过得还可以,就算民国天大旱那一年也没有把家里的人饿坏。

    我父亲生于1933年,父亲说自1943年家里的耕牛被盗起家里就开始不顺境,接着其母亲去世,又受高垌新华垠黄甲长“打死你无奈何”的傲慢欺压,日子曾一度过得灰暗。

    爷爷咬着牙关带着我父亲及一个叔叔艰难度日,深深感受到没有文化会受人欺凌的苦。见我父亲读书有潜质,于是爷爷把翻身的希望寄托在我父亲的身上,他苦下一条心,无论生活有多么的艰难,都一定要送子女读书。

    我父亲确实争气,于1947年6月考入了“省立罗定中学校”读初中。爷爷非常高兴,他卖掉了部分粮食及家中的磨石为儿子交学费,并不辞劳苦从高垌担米步行36公里出罗定县城供我父亲读书。

    1949年全国解放,在罗中读书的父亲积极参加新社会诞生的庆祝活动,先后加入了文工团、青年团等。1950年6月父亲初中毕业,暑假他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征粮队,1950年11月,读高一的父亲在当时县团委的动员下参加了人民银行的工作,从此离开了学校。1951年广东组织土改工作队,在省银校培训班学习期间的父亲被抽调去了台山搞土改。

    土改结束后我父亲就留在了台山人行工作,后来被抽调去筹建台山海水养殖场,1960年调到位于广海镇的台山水产局工作。在那里,他认识了广海镇的一个比他小13岁的半农半渔的农村姑娘,经撮合,他们于1963年底结婚。1965年我在广海镇出生了,那个农村姑娘就是我妈。

    听我妈说,临产前她住进了镇卫生院,生我那天她老是觉得大便急,半个小时去一次厕所又没东西拉。医生发现情况后半开玩笑的对她说,你就快生了,千万不要把你的宝贝拉进粪池里去呵!我母亲这才着急起来,进入产房后我很快就被生出来了,是很顺的顺产。母亲后来说也没痛多久,骗我说象放一个屁那么容易。可我出生时是8斤那么重啊!在肚子里是肥嘟嘟的一个血球。

    妈妈和外婆都说我出来是肥嘟嘟的,不够硬朗,吃了睡,贪眠,安静得很,说我好带好养。我有个特点,平时很少哭,可哭起来很长气,一个小时不停,大人都说千万不要惹哭我,免得麻烦。我父亲有想法,这么懒惰的婴儿长大不聪明,像一团饭,哪好?要求我母亲或我外婆平时多挑逗我,碰碰肚皮,摇动手脚什么的,要我多些睁开眼睛,不要让我贪睡。更有甚者,父亲见我长得太白,抱我放在露天下晒太阳,可自己跑回屋内阴凉,母亲看了心疼,可父亲还不准抱我回,说晒太阳对我的皮肤及骨络的生长发育都好,不能太溺爱,溺爱是害了我的将来。这些事长大后经常听母亲说起,印象中总觉得父亲教育子女的方法异乎寻常,有时难以费解,父亲又不作过多解析,有时还真觉得他不可理喻,不近人情。

    父母带着我租住在南湾长安街的一座老屋里,租屋距离父亲工作的水产局很近,就在刻有“海永无波”那块大石头的海边小山附近。离外婆家的东界也充其量只有一公里多一点远,而且全是旧街道或小巷,路很好走。

    海边码头附近就是水产公司,母亲转不了正式职工,只在那做零散,经常背着我分拣鱼类,剥虾壳,腌晒咸鱼,贴罐头标签等,一个月下来也有三几十块钱的收入。母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带好我,经常开不足工,1967年她又帮我生了个弟弟,两个小孩要她带,她整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没空闲时间去做零工了。

    我会走路时经常在外婆家,那里的村民都是很地道的土生土长,很少外来人,周围都是与我妈同姓的宗亲或祖辈已在此土生的异姓,邻里相处得好,隔壁又有一样大的小孩与我同玩,母亲把我放在那也放心。不过外公外婆那时正当中年,外婆通常要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外公出海抓鱼,小舅读书,白天上下午家里通常没人。白天我妈就带着我和弟到外婆家,帮煮饭,这样我就可以去玩了。听说我最多的是和隔壁的一个小女孩在破旧围墙下玩煮饭仔,依稀记得用瓦片刮下围墙上的青苔做咸虾酱,因为咸虾酱在广海家家户户都自制存放有,是上餐桌率最高的一种拌饭拌菜的酱料,印象特别深刻,玩煮饭游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准备它。

    外公出海通常下午回来得早,为了讨小朋友开心,他通常捉些小蟹回来用线绑着一只脚分派给围观的小朋友,一人一只,让我们牵着线指挥小蟹爬行,这是最开心的了,比玩什么游戏都强。

    很多时候我晚上都不随母亲回去了,就和外婆睡。东界人家由于离街市近,早上都没有煮早餐的习惯,要么出街吃,要么买包点回来,男的通常去街喝早茶,女的买菜兼买早餐回来,反正生产队的劳动九时后才开工,有的是时间。我愿意在外婆家过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能盼望到明天一大早和外婆一起上街买菜了,长时间反反复复的生活规律令我至今也有朦胧的记忆,外婆一手拿菜篮一手牵着我,一边走一边问我吃什么,我的嘴笨,四岁左右说话还不怎么流畅,(为此事父亲还专门带我去医院咨询过医生是否需要剪舌根,医生说不关舌根事,只是说话发育迟缓些罢了,只要平时多引导,随着时间的推移说话就没事),外婆总是沿路耐心的教耐心的听。我喜欢吃虾米汤粉,外婆也喜欢,总是在一间早餐店里吃完后外婆再要一个糕点给我拿着才进入肉菜市场。那时我就觉得很幸福,心里也很满足,开开心心的跟随着外婆来回。

    遇着外婆一大早要去干自己的自留地时,我就只得跟外公去茶楼了。外公走得快,拖着我的小手,我通常要小跑,这样我的鞋跟就经常脱脚,外公只得蹲下为我扣鞋跟,此时我会趁势抱着外公要他抱我走,有时外公舒畅时会抱一回,但更多的还得自己走。不过去茶楼也有别样的开心,因为桌上放着的全是我喜欢吃的小点,品种多,这令我高兴。这些都是跟外婆去买菜时没得吃的。我不理会同桌的大人在说什么大小事身边事,我只想吃,但我不够高,还不懂用筷,想吃什么品种还得要向外公说明白,要他夹给我。此时外公也忘不了要我练说话,故意要我重复说第二遍才肯夹来。我虽然垂筵得心慌,但还得要按照外公的旨意重复的说。最终我还是吃上了心仪的那一块,记得那些干蒸外公通常是用牙签插来给我的,我也高兴,外公也高兴。其实我很容易满足,手里只要有吃的东西拿着我就安静得很。同与外公上茶楼,我以外公介绍我是他的外孙而自豪。

    久而久之,我喜欢在外婆的家要比在父母租住的家多了。有一次,我在水产局玩腻了,在父亲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偷跑去了外婆家,我妈带着我弟在水产公司干活,我爸以为我去了我妈那,开始不留意,后来发现不见了我,于是着急的去找,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不够四岁的我会够胆量和认识路独自走一公里多去了外婆家。父亲找到我后并没有过多的教训我,而是重新审视这个已长大了少许活动范围开始扩阔的我。父亲曾说过,自发现我有能力第一次返外婆家起他曾跟踪我的第二次,说我第二次也是从水产局出发,沿街沿路摆着小手蹦蹦跳跳的去,动作优美的惹人喜爱,自自然然的,全没有要将自己的去向说与父母知的概念,想去就去了,也不会考虑事后是否会惹来父母痛骂自己一顿的后果。父亲在外婆家当着我的面说了我,而外婆却帮着我说只要是我愿意的就让我留在她身边吃住好了,免得我两头走。这样我在外婆家的时间就更多了。

    东界村往烽火角方向去的三角地带有一张鱼塘,鱼塘边靠住宅方向有一棵大榕树,它的树冠覆盖地表面积很广,是村中的风水树,树底下有许多零星的大石头可供坐立,虽是泥地,但来这玩的人特别多,又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况且每天生产队开工的社员出发前都习惯在这树底下集合等待,这里的泥地由此而被年复一年的辗压得坚实梆硬,就算阵风袭来也少有尘埃扬起。我就喜欢到榕树底下玩,喜欢在那看大哥哥们玩当时最热门的弹糖果纸赌输赢的游戏,因为受其影响,我在那时也收集了许多糖果纸。最开心的还是与我同龄的一班三、四岁的小朋友一起绕着坐在石头上聊天的公公婆婆们的周围嬉戏追逐,嘻嘻哈哈。每当傍晚,看到外婆拿着葵扇出门时,我必定跟随无疑。

    有点印象的是,有一年的冬天,榕树底下突然堆满了甘蔗尾,生产队早已把鱼塘干了,社员们忙着在鱼塘里一排排的挖坑藏蔗尾,说是培育蔗苗来年开春种植。当时围满了许多人,那些大小朋友不怕大人赶,抢着了蔗尾就跑,在不远处咬吃,直看得我们这些刚会走路的小小朋友流口水。当时外婆也在那劳动,送蔗尾下鱼塘,我多么希望外婆能送我一节蔗尾尝尝味道啊,但外婆始终没有这样做。她看出我的想法,打消我的念头说蔗尾哪好吃?待会带你去买新鲜的黑蔗哪才甜。果然收工后外婆不食言,带我出街买了黑蔗回来。

    广海地处海湾,附近没有像样点儿的山头,所谓的山头,只是比聚居地高一点儿的大土包而已,自山脚至山顶都种满了庄稼,沿海荒地沙粒成分多,山草树木稀少,由此引来了当地的燃料奇缺。若要去砍柴割草,则是家庭的大事,通常是二、三个大人一起去,推着板车,一早出发,到傍晚才能回来。节约燃料就成了当地的习惯,通常都是烧稻草、豆秆、玉米秆等,灶台烧火的那人要非常细心而且有耐心。家家户户都为燃料而发愁,路边树木的落叶、飘来的芒草、竹林的枯枝干叶都成了人们争相捡拾回家的目标,为此,家家户户都备有用于插树叶的小铁条或是小竹草耙,家长要求各自的小孩放学后去插树叶或收集枯草回家做燃料。

    沿海的小山包有驻军,军营内外周围有树林及竹林,那里有许多落叶,不过有解放军把守,一般不准村民进去耙枯草枯叶。外婆可能是厚着脸皮去惯了,中午挑着箩筐去耙总有收获回来,回来后都说是去军营那耙的,她说她认识一些解放军叔叔。有一天的中午外婆又要出发了,我赖着要跟外婆去,外婆只得把我放进箩筐里,用带长柄的竹草耙挑着我走。到了军营附近的那一片竹林里,外婆将我放下,叫我不要乱跑,她尽量轻声的在耙竹叶。可能是我在高处的原因,被值勤的解放军叔叔发现了,他大喝一声,当场把我吓得大哭。

    我长大后外婆经常对我说起此事。外婆说,那解放军说怕了她这个大婶,原因是经常见到她去骚扰他们,不单是耙树叶,还带生产队的社员去偷挑他们的马屎做粪等。外婆说她认识他们的指导员中队长炊事员,他们经常在街市上买她的海鱼,她才不怕他们呢,军民一家亲嘛,生活上有些事部队还得与当地群众密切联系的。外婆当时见那值勤的解放军烦着他,于是说她口渴了,要带着我去找部队的领导要杯水渴。外婆真的带着在哭的我闯进去了。可能是我连续不断的哭声让其他的叔叔有了恻隐之心,他们都来逗我开心,安慰我不要哭,问我中午吃过饭没有,他们食堂里还有饭菜。我摇摇头,一个叔叔真的去盛了一小碗饭菜出来给我外婆喂。外婆真的和他们的领导熟。我只朦胧的记着当时在众多围观的解放军叔叔面前被喂吃的情景,在食堂前面的操场里,我站着,外婆拿着碗蹲在我的面前,我不敢吃得太狼吞虎咽,我还得要小声的哭。哭一回,停下,吃一口,吞下,再哭一回。如此哭哭停停的吃。

    我也有被外婆骂的时候。记得某年的春节后去很远的冲娄探亲,到达镇上,外婆等几个大人带着我下车后就在街边站着商量些什么,适逢有辆军用三轮摩托停靠旁边,因我好奇,爬上了车斗。不知怎么,这三轮摩托慢慢的向前滑行了,吓得我魂不附体,外婆在尖叫,在小卖部买东西的两个解放军一个箭步冲了回来抓停,他们狠狠的瞪了外婆一眼,外婆连忙将我抱下,打了我屁股,骂了我,当时我连哭的勇气都没有了。

    再有就是,外婆家马路对面的那间小学南边是一小山墩,那里当时正挖着防空洞,洞前堆满了稀巴烂的黄泥,我在那玩,浑身沾满了黄泥,衣服脏兮兮的。回去后外婆一边骂我一边拉我去大口井边,脱光我的衣服就在井边帮我洗,我赤条条的只管踏着水觉得好玩,对外婆的发怒全然没有感觉。

    外婆也有夸奖我的时候。一天我妈可能有什么事让外婆带我两兄弟,弟弟已有两岁,那天外婆背着他,带上我,担着鱼干上街市摆卖。在摆卖过程中我弟耐不住闷,又闹又哭,要回去,而我很听话,静静的在摊位前的小凳坐着,外婆在不断的安慰弟弟的过程中不断的表扬我,说我乖,听话,静静的坐着,要弟弟向我学习,又说弟弟学我一个小指头也学不到,我听后更心甜,更静静的坐着,更做作着自己是一个乖孩子的姿态。

    好景不长,我父亲说,早在六十年代初,中央为了缓和城市物质供应的压力,就已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我母亲是农村户口,更是清理的对象,得迁回我父亲的家乡高垌务农,要不就举家迁往海南的农场。经过再三考虑,于1969年我爸还是选择了把我妈及我两兄弟带回罗定的家乡高垌安家。而我爸还留在台山工作,从此父母天各一方,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父亲每半年才回一次罗定探家,直到1976年调回罗定农行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我外婆,自我随母亲离开后,每当我回去探望外婆,她都说当时舍不得我离开,由于她带我睡惯了,我刚走后的那一个月,每当醒来她都习惯地摸摸我睡的那位置,恍如我仍在她身边。我听后感慨良多,外婆倾注在我身上的感情真的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现今,外婆已87岁高龄了,还很健,在此惟有敬祝外婆万寿无疆!